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失率明显高于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表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较普通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更易受损,这与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本身的脆弱性有关,提示我们在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手术时更应谨慎小心,尽可能减少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保护角膜内皮,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软壳技术已经成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许多临床资料表明,在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白内障患者超乳手术中,应用软壳技术后手术对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明显要比单独使用其它一种眼科粘弹性手术设备(ophthalmic viscoelastic device,OVD)小得多。已有资料表明,在青光眼术后的患者以及Fuch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时采用软壳技术有利于术后尽早恢复视力,降低角膜水肿的发生。但是,软壳技术在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乳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保护角膜内皮的效果如何,至今尚未见有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即为评价软壳技术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软壳技术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目的]评价软壳技术在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应用效果。[对象和方法]选择2007年5月—12月入住我院的合并糖尿病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38例46眼。1.对38例(46眼)白内障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DuoVisc组19人24眼和普通组19人22眼。对患者进行常规白内障术前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裂隙灯眼前节检查、散瞳眼底检查、眼科A超B超、角膜曲率、眼压及角膜内皮镜检查记录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中央角膜厚度。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随机分别选择应用DuoVisc软壳技术(DuoVisc组)与普通透明质酸钠粘弹剂(对照组)。2.分别于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内皮镜检查测量中央角膜厚度,术后3个月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计算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3.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M±SD表示,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参数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界限。[结果]1.38例(46眼)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无一例发生后发性白内障。2.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DuoVisc组(71.2±8.3)岁,男10人,女9人;对照组年龄为(69.8±9.2)岁,男8人,女11人,p=0.42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420)。两组患者术前视力及晶体核硬度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3.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最大超声能量为50%,最大负压为330mmHg(1mmHg=0.133kPa),流量为28ml/min。DuoVisc组灌注液用量在60~150ml,平均(103.5±42.3)ml,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在5~14s,平均每眼(8.14±3.01)秒。手术全程时间8~20min,平均每眼(12.1±3.4)min。与对照组比较,DuoVisc组在超声乳化术中的灌注液用量、超声乳化能量、超声乳化时间及手术总时间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4.术后视力:于术后第1天、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经x~2检验,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5.术后眼压: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1周、1个月与3个月分别测得眼压,经统计学t检验,P值均大与0.05,两组无显著差别。6.中央角膜厚度:对照组的患者术后第1天中央角膜厚度为(573±57)μm,较手术以前的厚度(531±29)μm有显著的增加(P=0.018)。术后1周到3个月,逐渐下降到术前水平。而DuoVisc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术后第1天为(547±49)μm与术前(526±32)μm相比,并未出现显著增加(P=0.082)。术后3个月,两组中央角膜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7.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3个月DuoVisc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减少(318±267)/mm~2,对照组减少(584±298)/mm~2,显著高于DuoVisc组(P=0.007);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DuoVisc组为(12.7±10.9)%,显著小于对照组(20.1±11.3)%(P=0.002)。[结论]软壳技术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且能更好的保护糖尿病患者容易受损的角膜内皮细胞,降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