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急需有效的检测和预后指标。FK506结合蛋白3(FK506binding protein3,FKBP3)作为FKBP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通过结合DNA和转录因子,发挥调节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等作用的重要核蛋白,已经被证明在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现象。通用转录因子3(basic transcript factor3,BTF3)在细胞中发挥着调节基因转录和调控细胞凋亡等功能,也被报道在肿瘤细胞中普遍高表达。
方法: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食管癌组织中FKBP3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的结果同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利用siRNA/shRNA技术,在食管癌细胞中敲低FKBP3,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BALB/C裸鼠的肿瘤细胞异种移植瘤实验在体内证实;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FKBP3敲低后的上调及下调的蛋白,并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通过免疫荧光及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FKBP3和BTF3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相互作用;使用放线菌素(Cycloheximide,CHX)处理食管癌ECA109细胞及正常细胞cu-HSF-1,检测FKBP3等蛋白的含量,确定FKBP3蛋白在细胞内的半衰期。
结果:FKBP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而mRNA表达并无明显区别;病理分析显示FKBP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及肿瘤侵袭程度显著相关;FKBP3的敲低会显著降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异种移植成瘤能力;在ECA109细胞中,FKBP3敲低会显著下调BTF3的表达;外源及内源性表达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均表明FKBP3和BTF3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共定位;内源性表达的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FKBP3和BTF3存在相互作用;CHX加药实验显示,在ECA109和cu-HSF-1细胞中FKBP3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结论:FKBP3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而且与肿瘤的分化、浸润程度正相关;体内体外实验均表明FKBP3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FKBP3能够调节转录因子BTF3且二者相互作用,说明FKBP3通过上调BTF3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FKBP3在肿瘤细胞的高表达可能与其翻译后修饰相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方法: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食管癌组织中FKBP3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的结果同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利用siRNA/shRNA技术,在食管癌细胞中敲低FKBP3,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BALB/C裸鼠的肿瘤细胞异种移植瘤实验在体内证实;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FKBP3敲低后的上调及下调的蛋白,并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通过免疫荧光及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FKBP3和BTF3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相互作用;使用放线菌素(Cycloheximide,CHX)处理食管癌ECA109细胞及正常细胞cu-HSF-1,检测FKBP3等蛋白的含量,确定FKBP3蛋白在细胞内的半衰期。
结果:FKBP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而mRNA表达并无明显区别;病理分析显示FKBP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及肿瘤侵袭程度显著相关;FKBP3的敲低会显著降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异种移植成瘤能力;在ECA109细胞中,FKBP3敲低会显著下调BTF3的表达;外源及内源性表达的免疫荧光实验结果均表明FKBP3和BTF3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共定位;内源性表达的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FKBP3和BTF3存在相互作用;CHX加药实验显示,在ECA109和cu-HSF-1细胞中FKBP3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结论:FKBP3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而且与肿瘤的分化、浸润程度正相关;体内体外实验均表明FKBP3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FKBP3能够调节转录因子BTF3且二者相互作用,说明FKBP3通过上调BTF3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FKBP3在肿瘤细胞的高表达可能与其翻译后修饰相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