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问题的交叉性、融合性不断增加,跨学科研究在国内外科学界和学术界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仅延伸了传统的科研方式,同时也为目前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方向。然而,我国目前跨学科研究面临着积极性与成果产出率均不高的困境;并且目前的相关研究还主要是对跨学科研究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宏观、中观层面的研究,缺少以跨学科研究人员为主体的微观层面机理的揭示。大学科研人员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主体,如何增加其跨学科行为频率,增强其跨学科意愿,进而建立持续有效的跨学科激励政策是增加跨学科知识创造、协同创新知识产出的关键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大学科研人员为研究主体,借鉴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Behavior,TPB)对大学科研人员跨学科研究意愿产生的相关机理进行模型构建、测度及研究,将对了解其背后多元生成逻辑,解决跨学科走向的技术集成化、合作协同化、学科综合化等复杂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跨学科相关研究、研究意愿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基于跨学科研究行为的计划性属性特征,展开对大学科研人员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首先,本研究借鉴TPB并结合实际科研情境,对本文的核心变量与重要概念的内涵、维度、及与相关变量比较等进行了系统性论述,融入“过去科研经验”因素对TPB进行拓展,提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意愿的概念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基于“跨学科突显信念—跨学科行为感知—跨学科科研意愿”的跨学科研究行为概念模型;提出了“知识准备程度—外部研究资源—科研合作关系”的控制信念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跨学科研究行为产生的内部结构性关系及各构念的作用路径。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文编制“大学科研人员跨学科研究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通过专家访谈和预调研进行问卷修正,对542名大学教师和研究型学生施测,得到有效问卷500份,问卷数据通过SPSS20.0和AMO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提假设进行了检验并说明,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明确结论并针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思想和结论将有助于此方面学术的发展,为学术界更进一步从学术氛围建设、种子项目支持和科研激励政策的角度来探讨大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支持和理论依据,完善了现有跨学科研究行为分析的要素体系及其作用方式。
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跨学科相关研究、研究意愿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基于跨学科研究行为的计划性属性特征,展开对大学科研人员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首先,本研究借鉴TPB并结合实际科研情境,对本文的核心变量与重要概念的内涵、维度、及与相关变量比较等进行了系统性论述,融入“过去科研经验”因素对TPB进行拓展,提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意愿的概念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基于“跨学科突显信念—跨学科行为感知—跨学科科研意愿”的跨学科研究行为概念模型;提出了“知识准备程度—外部研究资源—科研合作关系”的控制信念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跨学科研究行为产生的内部结构性关系及各构念的作用路径。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本文编制“大学科研人员跨学科研究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通过专家访谈和预调研进行问卷修正,对542名大学教师和研究型学生施测,得到有效问卷500份,问卷数据通过SPSS20.0和AMO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提假设进行了检验并说明,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明确结论并针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思想和结论将有助于此方面学术的发展,为学术界更进一步从学术氛围建设、种子项目支持和科研激励政策的角度来探讨大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支持和理论依据,完善了现有跨学科研究行为分析的要素体系及其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