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脂代谢角度探讨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型PCOS不孕症患者的作用机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ijj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苍附导痰汤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及卵泡液内脂素(Visfatin)、游离脂肪酸(FFA)、人脂肪因子(Chemerin)的表达干预作用以及对卵母细胞质量、排卵过程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从脂质代谢角度出发,探讨苍附导痰汤改善痰湿型PCO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调节排卵功能、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效果的作用机理。
  方法:选择76例中医诊断属痰湿型拟行(IVF-ET)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苍附导痰汤+IVF)38例、观察组(安慰剂+IVF)38例。另选取因男方因素行辅助生殖的患者38例(安慰剂+IVF)为对照组形成对比,以期观测辅助中药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及检测指标的变化。三组患者皆采用GnRH-a+达英-35双降长方案,对实验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痰湿证候积分变化进行比较,测定基础内分泌,血清及卵泡液Visfatin、FFA、Chemerin水平,三组患者HCG注射日血E2、LH、P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受精率、优质胚胎率。
  结果:1.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实验组痰湿症状明显改善,证候评分明显下降(P<0.01);实验组与观察组相比,治疗前后痰湿证候积分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
  2.治疗后实验组BMI、WH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BMI、WHR没有显著变化(P>0.05)。
  3.三组患者受精率、优胚率比较:对照组较实验组及观察组受精率、优胚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与观察组比较,实验组受精率、优胚率较高,更接近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O.05)。
  4.三组患者血清Visfatin、FFA、Chemerin表达水平有差异:除血清Chemerin以外,对照组比观察组及实验组含量均低(P<0.01);对于血清Chemerin,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观察组三种因子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更接近于对照组。
  5.三组患者卵泡液Visfatin、FFA、Chemerin表达水平有差异:对照组比观察组及实验组含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观察组含量降低,更接近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苍附导痰汤能改善PCOS患者的痰湿症状,调节肥胖体质。2.苍附导痰汤能提高PCOS患者行IVF-ET的受精率、优胚率,提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期胚胎的发育潜能。3.苍附导痰汤可能通过降低Visfatin、FFA、Chemerin表达水平来改善脂质代谢状态,改善PCOS患者卵巢藏泄功能,提高卵子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参苓柴芍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兼湿证),研究其疗效及安全性,为本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方法:收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兼湿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口服参苓柴芍汤,对照组予口服匹维溴铵片,两组患者用药疗程均为4周。服药4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及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分、记录和分析。  结果:治疗后,在改善患者大便稀溏,急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联合标准四联与单纯西药标准四联对比在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在根除率、中医症状积分、中医症候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治疗情况,为治疗HP感染提供临床参考,探索新方法,提高疗法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纳入符合标准的64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疏肝健脾汤联
目的:采用健脾滋肾化浊法治疗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型卒中后抑郁患者,观察对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程度、中医证候、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为健脾滋肾化浊法治疗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型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抑郁患者(PS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健脾滋肾化浊法
目的:探讨丹参三七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瘀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其有效核心组分Rg1-R1-PCAD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揭示丹参三七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1.临床研究:纳入6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瘀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服丹参三七方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
目的:通过研究饮食减少与气虚型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探索气虚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为饮食干预气虚型脑梗死的发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于潍坊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个人史、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等,入组当天根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中气虚证积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气虚证积分≥10分者纳入气虚组,<10分者纳入非
目的:  观察中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及中、西医预后因素情况,筛选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相关的中、西医预后因素,运用决策树算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西医预后模型,为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依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案管理系统,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队列人群。制作《中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脑分水岭梗死的中医诊疗思路,以期裨益于临床。  方法:选取2018年06月-2019年12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且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66例,按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3例。对照组参考2018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
目的:  本研究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见体质,并探求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希望能为此类人群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及预防其复发提供参考。  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217例新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观察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病史组)114例及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无高血压组)103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烟酒史等基本资料及所做相关检查结果,填写患者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山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RA与ERA)患者,分析ERA与RA之间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候等方面的异同,总结ERA的特点,为ERA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部分医学证据。  方法:收集2019-1至2019-12期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RA与RA)共150例,通过填写临床观察表采集患者的病情资料。用SPSS26.0对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
目的:  针对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研究中数据管理水平低下、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软件使用率较低的问题,总结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软件选择方法。  建立七家中医院慢性心力衰竭队列研究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建立中医院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队列,探究中医药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的方式,查阅临床研究和数据管理相关文献,分析国内临床研究应用数据管理软件存在的问题和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