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琥珀是松柏科植物产生的液态树脂经过多种地质作用后形成的天然石化有机物。最近几年,琥珀由于市场价值较高、市场需求量较大,一直是国内外市场的热点产品,所以琥珀的真伪和产地区分鉴定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是著名的琥珀产地,其次是缅甸、多米尼加和墨西哥等国家,在我国辽宁抚顺和河南西峡等地也产有少量琥珀。目前市场上80%的琥珀都产自波罗的海沿岸,因此研究波罗的海琥珀宝石学特征,及对比缅甸等其他产地琥珀,天然树脂(柯巴树脂)特征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使用了常规的宝石学仪器和超景深显微镜,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气质联用仪,红外光谱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对收集到500余件世界各主要产地的琥珀,天然树脂进行研究利用宝石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波罗的地海各主要产地的琥珀原石的外观形态和表皮,归纳总结了其形态和颜色特征。利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气质联用仪对收集样品中的有机成分进行测试,分析可得出波罗的海地区琥珀大致结构相近,均存在琥珀酸,其中非极性物质基本均为海松酸、异海松酸和松香酸及其衍生物和结合酯化产物。多米尼加琥珀和哥伦比亚柯巴树脂因聚合作用不完全,羧酸发生水解,也未显示存在二萜化合物骨架,但显示存在2-methyloct-5-yn-4-yl ester和(7a-Isopropenyl-4,5-dimethyloctahydroinden-4-yl)methanol应该属于同一树种的产物。墨西哥琥珀存在特征倍半萜异长叶烯,应来源于松科植物。对琥珀和柯巴树脂间的结构和成分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琥珀和柯巴树脂的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表明琥珀和柯巴树脂的二萜类结构都基本相似,拉曼光谱N值可辅助判别琥珀成熟度。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在红外光谱中,波罗的海琥珀在1735 cm-1左右存在琥珀酸酯羰基的峰,以及在1250-1156 cm-1存在“Baltic shoulder”。缅甸琥珀的半日花烷三烯酸酯羰基的吸收峰在1720-1728cm-1左右。多米尼加琥珀、墨西哥琥珀和哥伦比亚柯巴树脂红外光谱图类似。利用拉曼光谱仪分析,在拉曼光谱利用1646 cm-1(代表不饱和C=C双键伸缩振动的峰)和1450 cm-1(代表饱和C-H的伸缩振动的峰)的强度的比值,即I1646/I1450,表明石化脂样品的成熟度。其中缅甸琥珀的成熟度最高,而波罗的海琥珀和多米尼加琥珀的N值比较接近,表明N值作为琥珀成熟度的判别指标并不十分准确,仅能作为辅助判别条件。经研究和比对,通过原石的外观特点,GC-MS的分析和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特征可以通过化学成分及结构的不同来区分不同产地的琥珀。如895cm-1左右的峰可反应其中具有外亚甲基的顺式烯烃和结构浓度;3450cm-1处峰的宽度可用来说明琥珀中存在大量羟基。同时,得出红外吸收光谱和GC-MS的TIC谱两者结合起来可以作为判定琥珀和天然树脂(柯巴树脂)的依据,并且可以以此推断出琥珀和柯巴树脂的产地,为解决琥珀和柯巴树脂的鉴别和产地区分提供的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