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红色经典”改编电影的传播研究--以近十年“红色经典”改编电影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红色经典”改编电影的传播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红色经典”改编电影作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一现象,实际上折射出了当代社会多种意识、历史观念、审美趣味乃至个人经历、生活偏好的碰撞和冲突,“红色经典”改编电影的传播不只是一种媒介事件,亦不可简单地归为政治与文化的范畴,这是我国的国情使然,亦是我国现代与当代文化传播的历史现实。“红色经典”改编电影与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要求相适应,有效地改装与重组了原生文本,而“红色经典”想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便需要积极地进行内容的编码,使之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相符,在不损坏母本的前提下,拆解、提炼和加工原有的各种艺术元素,重塑和时代思潮相契合的内容,彰显时代精神,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本文以近十年来“红色经典”的改编电影为例,对我国“红色经典”改编电影的价值与意义、审美特征与文化特性、传播手段及传播效果和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我国电影的传播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运用传播学、营销学、影视文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红色经典”改编电影的传播问题进行科际整合研究。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在理论及实践层面的意义,并梳理归纳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将“红色经典”、“衍生类红色经典”、“主旋律电影”与“新主流电影”之间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同时将近十年我国“红色经典”改编电影代表作品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梳理。
  第三章对我国“红色经典”改编电影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总结归纳。指出目前我国“红色经典”的改编电影在强调主流话语,体现国家的意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顺应了抽象文化向视觉文化和图像文化的转变;在电影类型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同时,通过采取一些营销策略,实现了名利的双收。
  第四章分析了“红色经典”改编电影传播的审美特征和文化特性,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个方面对“红色经典”改编电影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指出“红色经典”改编电影传播的核心就是“红色文化”。“红色经典”的改编电影的传播活动,还有待于电影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断创新表现的方式,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对“红色文化”进行诠释,传递更加强大的“红色能量”。
  第五章分析了我国“红色经典”改编电影的传播手段及效果。阐述了电影媒介通过使用高科技的手段创造视觉奇观,并在影视语言表达上实现探索与创新,在叙事手法的运用上将宏大书写和多维叙事进行有机的结合。同时,通过其作为大众艺术和大众传媒的合力作用,商业运作的巨大影响以及电影媒介吸引受众的自身魅力而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六章对近十年来我国“红色经典”改编电影在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梳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红色经典”的改编电影往往脱离了原作的精神,导致传播失去了自身的品质,例如英雄情节在消费社会的嬗变,娱乐潮流中电影改编的过度庸俗化等;各媒介平台传播内容不均衡,营销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同时,电影的营销创新度不足,忽略与受众的互动导致传播效果欠佳。
  第七章运用传播学理论对于“红色经典”改编电影的传播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红色经典”改编电影的传播对当前电影传播的启示: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则需要细分电影受众,精准定位市场,满足受众需求,完善商业运作,挖掘受众的审美潜质,满足审美需求,同时,在电影的制作方面提升高科技的含量。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基于自我兴趣和需求的不同,开始使用各类APP或者线上门户网站,通过搜索各类信息,分享个人照片、视频、经验等内容,填补其快节奏、碎片化、高压力的现代生活。这些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类网络平台,如新浪微博、抖音、知乎专栏、小红书等,因其自由、简洁、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用户之间容易形成交互存在的链接的行为。此外,平台内也存
学位
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象关乎城市的地位与影响力,是其参与城市竞争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媒介历程进入“新媒体”时代,迎来了“符号的世纪”,城市形象拥有了两类截然不同的传播渠道:诉诸建筑、视觉等空间实体的“实体城市形象”与基于媒体构筑的“虚拟城市形象”。而媒介化的城市拥有与实体城市相同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纵深发展的时
本研究选取“于欢案”作为典型案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框架的建构机制问题。本研究选取321篇媒体的新闻报道,通过分析多元行动者在“于欢案”二审宣判前后的框架竞争过程,深入分析媒体新闻文本框架对受众认知事件的影响;根据等距离抽样方法,选取《新京报》和《人民日报》的微博跟帖各350条,对比分析受众框架与这两个主流媒体微博文本中行动者框架的差异性,分析二审宣判前后受众建构框架
学位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是实现“民心相通”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方式。随着民心工程的推进,“一带一路”纪录片应运而生,然而“一带一路”纪录片是否完成了讲述丝路故事、传播丝路文化和弘扬丝路精神的使命,还需要通过它们在跨文化群体中的传播效果的调查才能获得答案。  本论文选取重要的跨文化群体——来华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一带一路”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现状。通过问卷
学位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时空限制得以突破,“地球村”成为了现实。与此同时,大众传播事业空前兴盛特别是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文化交融成为趋势,固有文化或地方记忆遭受消解,一些城市原有的“地方感”正逐渐消失,新的城市“地方感”正在被建构。历史与文化记忆对一个地方何其重要,是游子的文化之根,是群体的精神归属。在千城一面和人员频繁流动的时代里,人们对文化的渴望被唤醒,人们在寻找精神安放的家园。在新媒介环境中,人人都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制度不断变革,经济高度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财经报刊也发生着潜移默化但实实在在的变化,泛经济型报刊、行业依托型报刊、新锐财经报刊相继创刊。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读者需求不断“细分”的背景下,财经报刊的发刊词开始适应专业化、更加符合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现代经济信息需求,展现出不同于以往传统、刻板的发刊词话语模式,在这背后,是财经报刊功能的不断更新、变化,是财经报刊对自我认知和定
学位
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教育功能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故宫古建筑内,作为故宫的管理机构为故宫发声。近年来,故宫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关键场所,在青少年的教育发展活动中获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青少年受到互联网快速传播的影响,新媒体发出的信息充斥着他们的信息生态环境。在青少年对新媒体依赖愈发加深的情况下,过去故宫博
学位
本研究聚焦于网易云音乐APP中的无酬劳动现象,结合参与观察法和访谈法,以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框架为切入点,解构了乌托邦网络遮蔽下的资本进行购买、生产、售卖的阶段,揭露了网易云音乐中的无酬劳工如何被征用、控制乃至进行劳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如何运作吸纳更多新鲜劳动力,获得剩余价值的全景。  在购买阶段,技术与资本合谋加速了网易云音乐征用劳动力和获取生产资料的进程,通过技术搭建起网易云音乐APP的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重创日本东北部地区,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继切尔诺贝利以来史上第2个达到7级的核泄漏事故。日本对核能的依赖引起了广泛抗议,日本民主党的菅直人、野田佳彦先后在担任首相期间表示,将于未来几十年内减少国家对核能的依赖。但是,历来支持核工业的自民党于2012年12月在选举中获得胜利后,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连任至今,日本又逐渐走上了发展核电的道路。不仅政府政
学位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是全球著名的综合性科技普及类杂志,杂志历史悠久,于189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120年。目前,杂志在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拥有英文、中文、西班牙文、德文等9个国际版本,现已建立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全球科技媒体品牌,具有鲜明的科技传播特色。而在当今我国的科技传播中,存在着“重科学知识的传播,轻视技术传播”的现象,我国的科普杂志办刊水平与国际优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