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射流形态控制及其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fis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电纺丝是制备微米至纳米级纤维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在高压电场作用下使熔体或溶液拉伸变成极细的纤维的过程。静电纺丝自20世纪末受到广泛关注至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生物支架材料、过滤材料、催化剂载体、增强材料、无机材料、防伪材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但是自21世纪以来,静电纺丝的理论研究却没有非常大的突破。这主要是由于检测手段无法适应静电纺丝的特性。静电纺丝由于射流很细,飞行速度极快,且作用力为难以检测的电场力,再加上射流的凝固过程中的各种传质传热过程,使得整个过程非常复杂。另外,静电纺丝产品的形态多样,但难以调控。本研究中,通过干喷湿法静电纺丝、高速卷绕静电纺丝等研究静电纺丝过程中射流的形态、相互作用、运动参数,获得了相应的不同尺度的电纺纤维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1.通过干喷湿法静电纺丝方法,研究了聚(羟基丁酸-co-羟基戊酸酯)(PHBV)/CHCl3容液的静电纺丝过程中微球结构、串珠结构和纤维结构的成形机理和形态演变。PHBV;容液随着浓度增加,粘度增大,静电纺得到的产品由微球演变为带串珠的纤维,直至变成无缺陷的纤维。而在溶液中添加乙醇后,溶液电导率提高,串珠结构减少直至消失。2wt%PHBV溶液电喷得到的微球结构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加,首先呈现不规则的光滑球形,再呈现红细胞状结构,最终形成了多孔的规则球形。借助荧光材料的标定,发现这一变化过程和微球的凝固过程有关。短距离接收时,球形表面未凝固,强烈的双扩散作用造成球体不规则,且塌陷成红细胞状,而较大距离接收时,球形表面已部分凝固,因此双扩散作用变得缓和,最终形状为规则球形,并在后续收缩过程中形成了多孔结构。6wt%PHBV溶液纺丝得到的带有串珠的纤维结构。该溶液的电纺射流在稳定段和非稳定段分界处时收集时,出现了豆荚状串珠,为普通串珠的两倍,说明射流在进入非稳定段时,首先拉伸成为纤维,而中间部分则成为初生串珠,由于纤维部分因拉伸和固化而增强,初生串珠在进一步拉伸过程中形成次生串珠,即常见的普通串珠。但是若纤维部分强度不足,则纤维被拉断,但串珠则没有分裂。而添加乙醇的6.wt%PHBV溶液电纺得到无串珠的纤维,在短距离接收时,由于射流中存在较多的溶剂,进入凝固浴后收缩剧烈,形成表面有凹坑的纤维。而接收距离增大后,凹坑消失,成为光滑纤维,纤维之间无相互粘连。经接触角测定发现,通过干喷湿法静电纺丝制备的电纺材料的接触角比普通方法得到的高,说明该方法得到的电纺材料中较少粘连,且结构更为疏松。可以通过不同的接收方式和接收距离,在较大的范围内调控纤维膜的表面性能。2.以高电导率的溶液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静电纺丝的成形过程。当PAN/DMF溶液浓度达到16wt%时,在纤维接触点处出现了数十纳米的纤维。这些纤维并非是静电纺丝中形成,而是在落到接收装置表面后形成的。纤维落到接收装置后,快速释放电荷并带有相反的电荷,当后续纤维落在上面时,纤维之间形成较强的电场。而纤维未完全凝固,未凝固部分在电场作用下二次静电纺丝,形成新的纤维。通过PHBV的乳液静电纺丝同样证明了这一结果。将部分高浓度、高电导率的DMF溶液静电纺丝时,当相对湿度低于40%时,可以形成环形堆积结构。当浓度低于12wt%或者湿度高于40%时,无论如何调整纺丝参数都不能得到环形结构。因此环状结构是射流相互排斥作用使射流的随机运动降低,向轴的外部排列堆积。纺丝的参数,例如纺丝距离、电压、推进速率都会影响到堆积环的形态。另外,当纺丝时间高于10min后,纤维会在原有的环外部形成第二个环,并且与原有的环完全分开。这种外环结构是由于内部环的残留电荷将射流向外排斥,得到了第二个环,并且由于更强的电荷排斥作用,第二个环中纤维的排列更好,宏观上具有较好的光泽。3.采用高速卷绕法制备了取向的电纺纤维膜,用以研究了不同电导率溶液静电纺丝的运动状态。通过建立模型,计算了不同卷绕速率下纤维膜的取向度,并用来估算射流在接收装置表面的水平运动速率,再经过运动速率的分解,求得垂直方向上的运动速率。可以发现,当PAN溶液浓度为10-14wt%时,随着浓度增大,射流的运动速率,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明显下降。其中垂直方向上的运动速率下降更为明显。而12和14wt%时的垂直运动速率都较低。这说明在射流飞行过程中,高浓度的溶液射流飞行速率较慢,当射流相互排斥作用时,射流有足够的时间受到电场的影响,从而可以形成环状的堆积结构;而低浓度的射流飞行速率较快,射流在电场中没有充足的时间调整飞行的路径,因此只能得到圆形堆积结构。低电导率的PHBV溶液电纺射流飞行速率虽然不大,但是电荷相互排斥作用弱,也无法得到环状堆积结构。纤维膜的力学性能随着卷绕速度增大而提高,但是即使在600m/min的高速下,纤维膜的取向度和力学性能都不是非常好,说明该方法无法制备高性能的纤维膜。随着卷绕速率提高,纤维膜的在卷绕方向的拉伸强度增强,而断裂伸长降低,但是在垂直于卷绕方向上拉伸时,虽然拉伸强度变化不大,但是断裂功和断裂伸长则明显下降。无论从哪个方向进行拉伸,随着卷绕速率增加,断面都趋向平行于卷绕方向。4.将环状堆积结构与干喷湿法静电纺丝相结合,制备连续的PAN纱线结构。在改进的干喷湿法静电纺丝装置上,具有环状堆积结构的纺丝过程,可以在较高速率的卷绕下得到高度排列的纱线。浓度越大的溶液,最大的卷绕速率越高。当溶液浓度为14wt%,相对湿度为20%时,可达到最大卷绕速率,为65m/min。纱线中纤维的排列随着浓度和卷绕速率的升高而变好。根据理论计算,当环形堆积时,纱线中缺陷的数量非常少,卷绕速率增加,随机缺陷减少,纱线的强度明显增加。制得的纱线还可经过类似湿法纺丝的后处理过程,在沸水浴中牵伸5倍。随着牵伸倍率的提高,纱线中纤维的直径明显降低,而强度则有明显高,通过红外二色性和X射线衍射也可以看到纤维中分子链的取向提高。当牵伸倍率达到5倍时,纱线强度为580MPa,断裂伸长率12%。纱线具有制备成纳米碳纤维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根据高职课程教学面临诸多矛盾的状况,针对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往往滞后的问题,文章阐释了课证融通的概念,论述了实施课证融通的意义,提出了课证融通的五个方面的实施保障措施
近年来,我国特高压直流电网建设发展迅速,由于其输送容量巨大,需要在系统安全运行和稳定控制中高度重视,进行充分的事故预想和对策分析,这给电网运行管理和生产带来了新的挑
在当代社会的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缺陷和不够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总会在其各个环节中表现出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当今社会涌现出多种多样的企业,而企业的不断发展会显露出
在研究制备LA-2型固体催化剂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液固相固定床连续合成丙二醇醚新工艺,具有环境友好,反应条件缓和,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高的特点。小试试验确定了反应工艺条件,在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业务流程变化迅速、不断复杂,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灵活的IT支撑系统来顺应业务的快速变化。财务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财务收
间歇式制气中所需的蒸汽负荷变化较大,工艺上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是采用蒸汽蓄热器以平衡用汽负荷、缓解用汽矛盾、稳定废热锅炉操作。经计算探讨在间歇用蒸汽系统中蒸汽蓄热器
目的:观察早期行侧旋复位法治疗闭合性距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侧旋复位法治疗5例闭合性距骨脱位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至1年,平均时间8个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面临着两个左右整个世界的新形势。首先,原子技术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以早期原子弹为代表的毁灭性武器让全世界为之胆寒。再者,一个隔海相望,与
速调管是以聚焦的电子束为介质,在电子渡越的过程中,电子注完成从速度调制到密度调制,将直流能量转换成高频能量的一种装置。作为大功率微波电子系统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件,广泛应用
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促成了治安调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建国以来,治安调解制度作为有中国特色的警务工作,在吸收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精华和国外先进警务工作理念的基础上,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