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由于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并且其呈现“举家迁徙”的特征,使得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日显突出,尤其是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同意并发布教育部等四部委制订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方政府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并将时间节点定在2012年底。现在,各省市已出台相关方案,但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高准入条件城市形式尤其严峻。因此,在异地高考政策实施的起始阶段,对政策内容、政策制定过程及其实施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异地高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其身心的健康发展都取决于这一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亟待解决。 本文基于问题的产生背景,从国家和地方两方面梳理分析了随迁子女的就学、升学政策,认为目前各地的异地高考方案并没真正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本文以上海市相关政策的实施为例,从政策执行角度说明上海异地高考政策存在政策原则选择性执行、政策目标群体部分替代、政策执行呈现敷衍和政策执行附加抵触性条件等问题,并分析出其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的制约、多方利益博弈的限制、城市资源承载力有限和政策路径依赖的羁绊。然后,本文通过比较和借鉴同属于人口流入大省的北京和广东的政策,明确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是异地高考的根本诉求、但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阶段逐步完善。最后,本文从科学设置准入门槛、探索异地成绩折算和设置独立配额三方面提出近期优化建议;同时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高考制度、均衡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协调利益诉求、加强评估与监督六个方面提出长期优化建议,以期对异地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