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中的插图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同时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认识教材。课文的学习一直是语文教学主干,如何高效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研究的首要课题。插图好比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当今社会的风气,记载人类历史文化的变迁。丰子恺曾为鲁迅的多部小说绘制插图,比如《社戏》、《孔乙己》等等。文图的结合,更是大师之间的默契交流。丰子恺先生是在深入了解鲁迅故乡的乡土民情、风俗习惯等基础上进行创作。为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丰先生也对故事情节做了生动的刻画,易于学生对作品的解读。丰子恺先生为其作品倾情创作漫画,文图相得益彰,鲁迅作品才会经久不衰的被选入语文课科书。但是如果插图不能被教师积极引入课堂,充分地应用于语文阅读中,则不能发挥其价值。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系统详尽的论述。导论部分首先明确本文的选题缘由。介绍国内外对于教科书插图以及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资料及相关文献,特别是近几年来对于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研究文献;再次简单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最后是本研究的研究意义。插图研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创新点等。除引言、结语外,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概况及选编依据以及价值分析。包括插图的含义、插图的特性、插图的类型与分布。其次选编依据有实验心理学依据和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最后是插图的价值分析。第二部分插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使用现状。首先介绍插图的使用现状在实际教学中插图使用状况令人担忧。插图处于“弃之不用”的尴尬境地。师生忽略插图作用,对于辅助教学功能远未被挖掘出来。针对这种现状分析受到忽视原因,首先是插图本身质量欠佳;教师对插图认识,很少运用到具体教学情境中;学生对教材插图的认识。第三部分人教版教科书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建议。第一节是教师课前“备图”。第二节是教师课堂用图。第四部分插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调查。以自己所执教的班级为例,注意观察学生使用插图的情况,有意识的将班级分成注意运用插图、少用以及不用三类。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口头表达能力、课文的理解能力、作文水平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