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n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活动排放出的CO2、CH4等温室气体逐渐增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此,有计划地控制碳排放已经成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必然选择。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自然而然地导致了碳排放的增加。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土地的利用方式向集约化、低碳化转变已迫在眉睫。因此,结合碳排放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探索在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向,对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以低碳经济为视角,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作用机理,计算各类用地的碳排放和碳吸收量,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土地利用结构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并构建灰色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建立土地利用的经济、碳排放、生态目标函数,基于9个约束条件,对乌鲁木齐市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并综合分析优化后的效益潜力,寻找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措施建议。
  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市的净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乌鲁木齐市的净碳排放量达到2097×104t;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用地类型与碳排放量之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通过结合不同用地类型的特点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来控制碳排放是可行的;优化后的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结构方案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相比,不仅实现了碳排放的减少,而且基本满足了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对土地的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效益。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形态的日新月异,微博、微信、QQ、论坛等新媒介的应用愈发广泛,网络传播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在推动事态发展和事情处置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舆情对各种社会事件发展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网络舆情的传播主体隐蔽、传播速度迅速、传播内容多元以及传播的真实性不足,这些极易导致各类热点事件迅速发酵,难以把控。如何有效引导在高校发展过程中产生
学位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通过相互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这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散居,我国各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生活在我国的各个省、市及民族自治地区。新疆作为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有着特殊的社会环境,发展相对落后。这不仅是历史和地域造成的原因,人才缺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合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人才对于新疆的社会发展和稳定至关
女性在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女性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信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疆农牧区维吾尔族妇女一方面接受着城市文化的洗礼,另一方面又有着几千年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和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本土烙印。在这两种文化冲突的影响下,维吾尔族农村妇女对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上具有不同于城市妇女的差异表现。受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理论、新疆乡村社
学位
伊宁市作为新疆重点发展城市,政府征地工程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现行的养老保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基本养老需求,但是距离政策目标和失地农民的期待还有差距。因此,了解政策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伊宁市失地农民养老质量,并为我国其他具有类似情况的地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更加客观的评价伊宁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运用文献法、归纳法、德尔菲法,从政策供给方与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