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颗粒有机物再矿化关键过程及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5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是海洋生物泵的主体,调控着海-气界面的碳通量。弱光层是有机物降解和转化最活跃的区域,70%以上的POM在该水层被微生物降解和利用,直接调控着海洋封存碳的效率和储量。本论文以西北太平洋为研究区域,在三个站位采集了叶绿素最大层、100m、200m和500 m的POM样品,整合宏蛋白质组学、宏基因组学和16S rRNA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方,对POM中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和来源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西北太平洋由于受黑潮和亲潮影响,环境理化因子差异大,导致各站位各水层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微生物群落结构受营养盐、温度、盐度和叶绿素等共同作用,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水层分布特征。虽然环境因素差异较大,各站位各水层的COG和KEGG的功能大类均较为接近,但具体的代谢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代谢。在不同水层参与转运利用同一有机物的微生物来源有所不同,揭示了在不同海洋环境中微生物间的生态位互补是保持各水层代谢功能较为一致的主要机制;(2)西北太平洋三个不同生境弱光层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但其功能大类组成较为相近。其中,参与POM再矿化的关键微生物类群主要来自交替单胞菌目、红杆菌目和肠杆菌目。三类微生物类群通过分泌大量的胞外蛋白酶和水解酶将POM降解为溶解态POM或者直接降解为DOM,将可利用的有机物转运到细胞内,再进一步通过呼吸作用等过程将其分解并利用。交替单胞菌目和红杆菌目在底物利用方面表现出营养互补机制,导致弱光层中较高的POM再矿化效率。温度通过影响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其代谢过程调控着POM的再矿化效率。温度较低的区域中,肠杆菌目替代交替单胞菌目成为优势物种,但其对颗粒有机氮的降解利用能力要弱于交替单胞菌目,从而影响了 POM的再矿化效率;(3)在西北太平洋寡营养海区,NH4+浓度是尿素浓度的25-50%,但氨氧化速率是尿素氧化速率的3-4倍;NO2-氧化速率与NH4+和尿素氧化速率的总和接近平衡,解释了弱光层中NO2-浓度始终较低的现象,证明了尿素氧化在维持NO2-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尿素氧化贡献了18-29%的NO2-来源。参与硝化作用的关键微生物类群是奇古菌和硝化细菌Nitrospinae,其丰度变化与亚硝酸盐的产生和消耗的垂直水柱变化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奇古菌主要利用NH4+作为能量来源进行氨氧化,但也有一部分的奇古菌利用尿素作为氮源和能量来源。亚硝化细菌Nitrospinae中亚硝酸氧化蛋白NxrABC具有较高的相对表达丰度,其在水柱中的丰度变化情况与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一致;Nitrospinae在原位环境中表达Cyanate lyase蛋白,暗示其可以利用氰酸酯产生NH4+,从而为奇古菌提供底物,与奇古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总之,本论文研究了海洋弱光层水柱POM中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代谢活性,揭示了参与POM中碳、氮再矿化的关键微生物类群和代谢过程,为弱光层POM再矿化关键过程和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范例。
其他文献
哺乳动物COP9信号体(CSN)控制着约600个泛素连接酶,靶向约20%的蛋白降解,作为CSN7A或CSN7B同源物的两个变体存在,但这些复合物各自的特殊功能仍不清楚。真核细胞已经发展出复杂的DNA损伤反应(DDR)机制来准确地感知和修复DNA,这可能是耐药的原因之一。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是一种常用的肿瘤化疗药物,具有诱导肿瘤细胞DNA损伤和凋亡的作用。它还能激活DDR来抵
学位
共生藻(隶属共生藻科Symbiodiniaceae的甲藻)是一类可与珊瑚等海洋无脊椎动物建立共生关系的单细胞藻类。已报道超过100多种共生藻可与珊瑚建立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特征,对维持珊瑚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珊瑚白化现象严重。珊瑚白化即珊瑚体内共生藻数目大量减少或者共生藻细胞失去
学位
海洋浮游生物种类繁多而分布广泛,是地球碳、氮循环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全球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人们对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及海洋初级生产力等已有广泛研究。目前绝大多数浮游生物仍然无法分离培养,因此对于海洋中单一谱系浮游生物的特定功能的研究仍然充满挑战,如对海洋中某些浮游生物固碳活动的研究,同时一些海域的海洋浮游生物功能基因数据库也急需补充。本研究利用宏转录组学方法对南海北部陆架区及陆坡区浮
学位
海洋微型鞭毛虫(microbial flagellates)是海洋原生生物中一类高度异质化的类群,其物种多样性很高,具有多种营养方式,在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广阔的生态位,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然而我们对其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驱动群落构建的模式和过程的认识十分有限。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传统显微镜观测技术,调查了不同季节中国近海亚热带-热带三个海区
学位
由于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有害藻华的暴发次数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沿海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引发有害藻华的原因种主要为甲藻,甲藻中以东海原甲藻和凯伦藻为中国沿海甲藻有害藻华的主要原因种。尽管科学家们对有害藻华的暴发原因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对甲藻有害藻华暴发的生物驱动因子和抑制因子却知之甚少。本研究基于2次发生在中国东海海域的甲藻有害藻华,利用分子生态学分析方法探究了促进甲藻有害藻华暴发和
学位
总磷指的是水中所有形态磷的总和,是关键的水质参数之一。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体及水样中的总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影响总磷测定的因素很多,无论是离线分析还是在线分析都尚存很大的方法局限性。传统离线分析方法操作繁琐、无法自动化、易引入人为误差;现有的商品化在线分析仪器存在体积庞大、测样时间长、需频繁更换试剂、易发生接口老化和破损等问题。为克服上述不足,本研究研发了多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靠性好、
学位
目前鱼类毒理学的模式生物以淡水鱼类为主,对海洋鱼类的研究较少。海洋青鳉(Oryziasmelastigma)对各类污染物反应敏感且对盐度有广泛的适应性,是海洋生态毒理学和研究鱼类盐度适应机理的理想模式生物。本研究通过三代测序技术对海洋青鳉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组装,得到一个高质量的海洋青鳉基因组和蛋白编码基因集。基于该基因组与近缘物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在全基因组的基因序列水平上对海洋青鳉进行适应性分
学位
塑料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并在环境中不断累积。微塑料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微塑料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微塑料可富集环境中的部分微生物和污染物,形成生物膜。微塑料可能富集了特殊的微生物组,进而影响多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近10年来已有一些关于海洋生态系统中微塑料作为生物载体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然而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塑料垃圾的主
学位
全/多氟化合物(Per-and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然而由于其毒性和难降解性,全氟辛基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acid,PFOA)以及其盐类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随后一些新型的含氟替代物逐渐占据市场。这些新型替代物的官能团和理化性质
学位
癌症,在我国已经成为危害公众生命健康的一项恶性疾病。核受体Nur77及RXRα在癌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在Science(2000)[1]、Cell(2004)[2]杂志上相继报道了 Nur77在外界信号刺激下,从细胞核迁移至线粒体上并与Bcl-2相互作用,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细胞凋亡。本实验室最近在Developmental Cell(2020)[3]上阐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