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视角看五四前后外国戏剧的汉译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剧,作为一种“舶来品”,是在十九世纪末经由教会学生演剧和华侨演剧传入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话剧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五四文人们在中西文化激越中主动学习西方戏剧,经由模仿到自行创作,最终开创了中国的话剧文学体裁。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外国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将翻译活动作为一场社会实践,而翻译作品为社会实践产生的文化产品,并以此为出发点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戏剧翻译作为文化产品是如何发生,为什么发生以及其流入社会后的效果和作用。为了对这一社会实践作尽可能全面的分析,本文将社会文化的宏观视角和基于文本的微观视角进行了结合。在研究中我们运用了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其核心概念为场域、资本和习性。社会由不同的场域组成,场域就是主体活动的特定社会空间,如法律、政治、文学场域等,场域内部充满了权利斗争。话剧作为一种场域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中逐渐确立起来的,文明戏为其早期的形式。戏剧作为一种社会产品有其特定的价值,即象征资本。五四时期各个领域都弥漫着除旧立新的改革气氛,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一种“落后的”文学样式而遭到批判甚至是全盘否定,因此具有较低的象征资本;而外国戏剧,特别是符合中国社会需要的现实主义戏剧,由于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全新的形式而受到五四文人的青睐,因此具有相对较高的象征资本。加之戏剧的社会文化功能为中国有识之士所广泛认同,外国戏剧汉译在五四时期形成了一定规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习性对于翻译策略及翻译文本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习性是布迪厄社会学的又一重要概念,旨在消除社会研究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体现了个人认知与社会的二维融合。在翻译中,译者的行为不仅仅受到来自外部的社会环境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来自译者自身的“定势”的影响,这些定势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习得过程中的社会环境条件。在戏剧翻译中,译者的习性影响了他们在翻译中采取的策略,五四时期的直译和大量改译现象便与译者的习性有关,而原文文本的选择则更大程度地体现了习性在这一过程中的影响。对于外国戏剧翻译参与者,译者、文学团体和文学评论家对构造话剧这一场域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外国戏剧翻译在产生之后就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盼社会效果,履行一定的社会功能。话剧输入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启民智以改造社会,社会改革家们试图通过变革人心来改造社会,因此戏剧翻译具有极大的功用主义倾向。在文学方面,外国戏剧翻译对中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最为人注意的是易卜生和他所创作的社会问题剧。除了影响中国话剧创作的主题、结构和语言形式外,易卜生的戏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小说和诗歌创作。总之,其影响波及到了整个文学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外国戏剧翻译对中国话剧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以翻译为前锋,五四文人才开始积极地进行话剧创作,并最终使这一外来文学样式融入进中国文化和社会。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时期外国戏剧翻译的局限性,即过于重视“思想”和“主义”,而忽视了对话剧作为一门艺术的关注。
其他文献
产于晚震旦世和早寒武世的不少海相沉积磷矿床富含碘、稀土、钒、镍、钼等可综合利用的元素。贵州早寒武世梅树村组早期的沉积磷块岩以富含稀土元素为特征,查明其中稀土元素的
清人李绿园的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大体上反映了18世纪河南方言的面貌,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本文试图从汉语史的角度,对《歧路灯》中的祈使句做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本文首
文章介绍了尿素腐蚀的各种类型及形成机理,指出了不同的腐蚀类型应采取不同的防护对策.
<正>西方艺术经历过几次学习古典的风潮,其中首数文艺复兴,紧跟其后的是17世纪的古典绘画时期,最末一次则是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艺术时期。盛极一时的新古典主义思潮可以追溯
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汉语中的专有名称。在西方语言哲学和逻辑学界,关于专名的涵义和指称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基本倾向于“专名既有涵义又有指称”的观点。为了论证这一观
煤炭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矿井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灵魂,而井下涌水是影响矿井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不仅影响产煤量,甚至会淹没矿井,危及矿工的生
影视剧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艺术,它包含电视广播特点、融合电影艺术和具有舞台效果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其情节比较详细,深受广大群众喜爱。随着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少数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行业都受到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影响,其中教育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种体裁,大学简介也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它现在的作用不仅仅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资源,但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淡水资源的枯竭,城镇供水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保障供水的质量,确保供水的安
本文主要以莱可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30篇“经济学人”与30篇“中国证券报”的语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的是挖掘出概念隐喻在经济话语中的深层的文化根源。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