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湿地公园是集生态效益、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于一体的专题公园,是人们进行游览、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城市湿地公园中,植物景观的优美程度会直接影响公园整体景观质量。目前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美景度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根据主观评价提出定性建议方面。本研究在主观评价基础上建立包含客观因子作为指标层的关联体系,并提出定量的建议是有必要、有意义的,其结果可为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前期设计与后期维护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法,根据游览路线选取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样地共44个。结合生态学与园林美学理论对样地植物进行群落调查与数据分析,包括科、属、种统计,生活型分析,物种来源分析,观赏特征分析,各层组分分析。基于统计分析的数据,利用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s(SBE)美景度评价法对选取样地的植物景观进行美景度评价,并按照评分高低对不同垂直结构与不同空间形态典型样地进行对比,根据分析结果,提取影响美景度评分的因子13个。为使关联体系中的指标更加全面,采用“降维建立关联系统”的统计学方法,在传统关联体系中增设中间层,分别为生态美、形态美、色彩美、层次意境美四个方面;在前文已提取的13个因子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基础确定了共20个景观因子作为指标层;以SBE评分为目标层,建立了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关联体系。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和IBM 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关联体系各层之间进行统计与多元素线性回归分析,探究各影响因子与植物景观美景度间的关联性,依贡献值大小找出排名前9的因子,结合典型样地对比结果,最终获得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影响因子的适宜范围与植物配置模式,并针对部分低分样地进行提升优化。研究结果如下:(1)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样地中,根据不同垂直结构分为草地型、灌-草型、乔-草型以及乔-灌-草型各5、3、18、18个;根据空间的不同形态将样地划分为半开敞空间型、开敞空间型、垂直空间型、覆盖空间型、封闭空间型各24、9、5、2、4个。公园内部空间形态多以半开敞为主,而配置模式以乔-灌-草、乔-草为主。(2)样地植物群落的整体情况:发现共有维管束植物物种66科132属145种。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3)生活型是决定群落外貌的要素之一,所以对样地植物进行生活型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样地中有藤本、竹类各1种、2种,种类数量过少,需要增加;乔灌草的比例为1:0.65:2.23,应当适量增加灌木种类,保证林下空间景观的丰富性。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为1:0.88,常绿树种较落叶树种多,在冬季能满足市民对绿色景观的需求。作为城市湿地公园,水生植物是重点观赏对象之一,从水分生活型分析,得出公园样地中的水生植物仅11种,占总数的7.59%。为确保湿地特有的景观效果,建议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增加水生植物的种类。(4)乡土植物在本地生境中具有高度适应性,在同等养护条件下更易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观效果;而外来树种能丰富植物景观多样性。样地中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分别有116和29种,各占总数的80%、20%,其中乔、灌、草本植物的乡土种皆占各类总数的75%以上,表明乡土植物种类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在营造多样化植物景观的同时有利于打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5)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体现在植物的观赏特性及时序性上。从观赏特性来讲,植物观赏特性以观花和观叶为主。观花、观叶植物分别有35种、25种,观果植物9种,观干等其它观赏特性植物3种,以及观赏特征不明显的植物75种,后者占比达51.7%,建议公园增加观赏特征多样的植物类型。从时序性而言,公园内植物景观可满足四季有景,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以观赏树种最多,占总数的66%;春季可观赏的种类仅19种,占总数21%,建议适当增加春花种类。(6)从不同垂直结构来讲,SBE美景度评分最高的为草地型6.927分,其次为乔灌草型6.896分,说明市民更喜爱大面积草坪以及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而从不同空间形态来讲,SBE美景度评分平均值最高的为覆盖空间型7.188分,其次为封闭空间型6.894分,表明大众对安全性、私密性较强且能提供荫庇的空间更为满意。(7)根据SPSS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中间层4个主观评分因子贡献值由高到低排序为:形态美>生态美>色彩美>层次意境美,表明在观赏植物景观时,市民更关注样地整体的形态,在营造植物景观时需要对整体的外貌形态进行精心设计。而指标层中影响因子贡献值由高到低排序前9位为:平均生活力>林冠线质量>乔草盖度比>乔灌木总盖度>立意境界提升>观赏期时长>观赏特征类型总数>垂直层数>乡土植物占比。说明大众在欣赏植物景观时最在意整体的生活力以及林冠线质量。所以在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使植物呈现出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状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定期修枝剪叶,补充营养;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可尽量选择低维护要求的乡土树种;可以利用多种冠型、叶形的植物进行错落有致,疏密有别地栽植,打造优美的林冠线。(8)基于上述结论及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的现存问题,本研究对9个贡献值最大的景观因子的适宜范围进行量化或定性,提出植物景观营造提升方案,并利用该方案对各空间类型低评分样地进行提升优化设计。其中,定量的影响因子建议范围为:乔草盖度比0.5-1.0,乔灌木总盖度0.6-1.1,观赏期时长6-12月,观赏特征类型总数3-6种,垂直层数2-4层,乡土植物占比0.7-0.9。同时提出:优先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加强维护管理;通过不同规格、高度、冠型的植物进行疏密有别的种植,打造优美的林冠线;从意境上进行“形”、“色”、“香”、“影”四个层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