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狱经济是我国监狱组织的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是实现劳动改造罪犯目的的重要途径。监狱经济从建国之前的简单生产,经过曲折、艰难的发展,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一定地位,对我国劳动改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行监狱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监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行的监狱经济体制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监狱企业由于负担过重,长期投入不足,发展举步维艰,并且由于监狱经济的困难,造成监狱执法职能难以到位,甚至出现了司法腐败。面对困境,基层监狱大胆探索改革之路,出现了诸如“里能模式”、“双龙模式”、“乔司模式”等成功典型。 本文在对监狱经济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明确了监狱经济的重要地位,论证了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从多方面分析了监狱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并通过对成功改革典型的对照和比较,提出了我国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对策。本文认为,监狱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从监狱职能和监狱经济的职能定位出发,根据监狱和企业不同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按照“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作”的目标,对监狱和企业从职能、机构、人员、资产、财务五个方面进行分开,同时分离监狱办社会的职能,完善配套政策,保障监狱经费到位,落实监狱生产政策,解决工人管理体制、监狱生产债务、监狱办社会、监狱生产地位等问题,规范监狱生产投资体制,实行税收扶持政策,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起监狱经济管理的新体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加强营销管理,狠抓内部管理,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不断规范监狱企业的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能力,从而实现自我发展,逐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