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对女性主义的研究和女性主义文本翻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女性生活在父权制体系下,社会地位比男性低。因此,男性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虽然语言本身不具有歧视性,但它却充当着构建性别歧视的工具。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女权主义运动不断发展,语言与性别间的关系一度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文体学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步入兴盛期,成为运用当代语言学方法和理论研究文体的学科。此后,越来越多的文体学家开始把语言视作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文体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及批判语言中所蕴含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在此背景下,女性主义文体学应运而生。女性主义文体学把社会性别的理念引入文体学研究,揭示文本分析中对于女性的歧视及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建构文本分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使读者从性别的角度重新审视文本。译者选取了《女性主义文体学》一书中的第一章“女性主义文本模式”和第二章“性别色彩句子”作为此次的翻译实践的源文本。《女性主义文体学》的第一章节介绍了“女性主义文体学”这一术语,并就女性主义文本分析中可用的不同文本模式进行讨论。在女性主义文本分析中,具有争议的一则理论是:在语言方面,女性作者写下的文字是否与男性作者的文字差异巨大。《女性主义文体学》的第二章主要是探索性别色彩的句子是否真实存在。为了用最具有可读性、最地道的语言重现原著中的理论与评论,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采用了目的论的“目的性”、“连贯性”与“忠实性”原则作为指导方针。翻译实践报告中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是翻译实践报告的概述,包括对此次翻译实践的介绍和翻译实践的意义等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译者的译前准备,比如对原文的内容和文本类型进行分析、平行文本的阅读、对目的论的理解和介绍。第三章是整个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在这一章中,译者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总结和分析:(1)对女性主义概念的正确理解:(2)准确传达女性主义和文体学的诸多术语,以及尊重和再现学术作品的文体特征;(3)语言再现方面的问题;最后一章是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