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S)-α-苯乙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它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物质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光学活性的R-(+)-苯乙胺或者S-(-)-苯乙胺由于空间结构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同时在有机合成以及不对称等研究的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在研究价值。本论文构建三元固液平衡体系D-(-)-酒石酸-S-(-)-苯乙胺+D-(-)-酒石酸-R-(+)-苯乙胺+水在温度T=298.15K、308.15K、318.15K、328.15K,常压下溶解度相图。在每一个温度下对应的相图中,相图区域可以分为四部分,就是:D-(-)-酒石酸-S-(-)-苯乙胺和D-(-)-酒石酸-R-(+)-苯乙胺未饱和区域,D-(-)-酒石酸-S-(-)-苯乙胺结晶区域,D-(-)-酒石酸-R-(+)-苯乙胺结晶区域,以及这两种盐的共结晶区域,在每一个相图中都有一个共饱和点。这两种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都增大都增大,同时在结晶区域D-(-)-酒石酸-R-(+)-苯乙胺大于D-(-)-酒石酸-S-(-)-苯乙胺。本论文选择了热力学模型Wilson模型和NRTL模型对研究的三元体系进行了回归,用Matlab软件进行了编程,通过研究回归出来最优参数,同时考察了了实验值和计算值之间的误差,通过计算相对偏差、均方根偏差,可以看出在四个不同的温度下,Wilson模型的RMSD分别为1.07×10-3和6.2×10-3、7.64×10-4和6.18×10-4、5.65×10-4和3.97×10-4、4.98×10-4和3.02×10-4;NRTL模型的RMSD为0.0085和0.0077、0.0069和0.0054、0.007和0.0056、0.0076和0.0044,在每一个温度下,Wilson模型的误差均小于NRTL模型。不难得出,Wilson模型回归实验结果比较理想,回归的结果与实验值比较吻合。本论文通过对绘制两个不同温度下相图的研究,利用相图对混合物D-(-)-酒石酸-S-(-)-苯乙胺和D-(-)-酒石酸-R-(+)-苯乙胺分离进行了计算,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路线,并用两种计算方法对两种路线分离过程中的首次循环和稳定循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第一种路线循环过程中,首次循环为L→A→B→C→D,而稳定循环为(D→E→F→B→C→D→E→F→B→C)n,图解法计算D-(-)-酒石酸-S-(-)-苯乙胺和D-(-)-酒石酸-R-(+)-苯乙胺首次循环和稳定循环收率分别为80.91%和70.05%、78.05%和70.06%,比值法计算D-(-)-酒石酸-R-(+)-苯乙胺和D-(-)-酒石酸-S-(-)-苯乙胺首次循环和稳定循环收率分别为80.91%和70.04%、78.58%和70.14%;第二种路线循环过程中,将固体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首次循环为L→A→B→C→D→E→F,而稳定循环为(F→G→H→I→J→K→M→F→G→H→I→J→K→M)n,循环过程中图解法计算D-(-)-酒石酸-R-(+)-苯乙胺和D-(-)-酒石酸-S-(-)-苯乙胺首次循环和稳定循环收率分别为80.88%和70.03%、78.52%和70.03%,比值法计算D-(-)-酒石酸-S-(-)-苯乙胺和D-(-)-酒石酸-R-(+)-苯乙胺首次循环和稳定循环收率分别为80.45%和70.05%、90.29%和70.05%。两种循环路线中,通过对计算过程中的分析可以得知比值法优于图解法,用比值法计算准确度高一点;同时从循环过程中的分析不难得出,第一种循环途径经过了两次结晶,但是混合盐的收率低于第二种循环途径;而第二种循环路径中为三次结晶,收率高于第一种循环途径。鉴于在生产过程中优先考虑收率的话,可以选择第二种循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