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在BI—RADS分级评估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42例315个乳腺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首先用二维超声收集病灶的形状、前后径/长径、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周缘、周围组织改变、边缘、血流,之后用三维超声记录病灶冠状面的周边特性,依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标准,对比分析二维与三维超声分级结果,并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超声各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1.315个乳腺病灶中良性188个、恶性127个。二维超声、三维超声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是82.54%、97.4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11项超声征象,包括形状、前后径/长径、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周缘、周围组织改变、边缘、血流、界面回声和“汇聚征”在乳腺良恶性病灶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4项进入回归模型,其标准化回归系数排序为周缘(1.1557)>前后径/长径(1.1434)>周围组织改变(0.9480)>内部回声(0.5564)。3.在BI—RADS分级评估中,二维和三维超声在4级判断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在3级和5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P=0.577)。3级的174个病灶中,96个冠状面中表现为完整的界面回声反射,占55.17%;5级的110个病灶中,100个在冠状面中表现为“汇聚征”,占90.91%。“汇聚征”和完整界面回声反射在良恶性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77,P<0.001)。结论1.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准确性较高。2.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冠状面的共11项征象中,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影响度最大的是周缘。3.三维超声冠状面征象包括界面回声反射和“汇聚征”。完整界面回声反射在良性病变中表现为著,倾向于BI—RADS3级;“汇聚征”在恶性病变中表现为著,倾向于BI—RADS5级。4.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超声有助于合理分配BI—RADS分级情况,降低4级病灶的数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