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浏览器指纹的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b15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用户隐私泄露和网络欺诈问题的出现,传统的检测机制已经不能阻挡愈演愈烈的攻击行为,需要新的技术手段辅助进行Web安全检测。作为沟通用户与网络数据的桥梁,浏览器广泛应用于用户与各种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其中浏览器指纹包含着用户浏览器及设备等多种特征信息,其独特性可以极大地提高用户识别的准确率。但是浏览器指纹会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动,基于静态指纹的研究方案难以满足动态指纹检测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旨在提高动态浏览器指纹的识别和链接检测能力,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浏览器指纹特征选取不全面,仅关注WebGL、Canvas等单一属性的问题,本文从多维角度获取参数并进行筛选,得到细粒度和高区分度的特征进行指纹检测。同时,为了尽所能地追踪不断变动的浏览器指纹,使同一用户的指纹信息能够链接到对应的指纹链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浏览器指纹的堆叠BiGRU检测模型,解决了指纹检测过程中由于忽略前后向信息交互导致的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在准确率和链接时长等综合指标上有了一定的提升。(2)针对不同特征参数的重要性不同,信息熵高的特征在检测过程中发挥的影响力更大,赋予参数相同权重会造成检测误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浏览器指纹的Att-BiGRU指纹检测模型,结合注意力机制聚焦稳定性更强的指纹特征,较BiGRU有了性能上的优化,并在实验结果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链接能力。(3)针对存在对浏览器指纹的恶意攻击行为,即攻击者可以伪造用户指纹窃取隐私信息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取异常数据并进行扩充形成新的测试数据集,利用新数据集对基准模型及本文提出模型进行了检测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模型的鲁棒性,较现有模型具有更强的抗攻击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铁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高铁运行里程的不断增加,我国在途列车数量也逐渐增多,针对列车安全状态监管及故障诊断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牵引变流器系统是列车承担动能转换的重要装置,系统结构复杂且故障高发。变流器故障的发生会导致列车牵引传动系统异常从而影响整车正常运行,目前针对牵引变流器故障诊断的研究不多,所以对列车牵引变流器进行故障诊断是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然而列车牵引变流器故障场景复杂,传统诊断方法多依赖
计算机联锁是具有代表性的铁路信号安全苛求系统,负责列车的进路控制和车站作业安全防护。当前计算机联锁系统运行维护的智能化水平较低,主要还是依靠人工经验,无法应对大规模的故障诊断需求,且容易出现由于经验不足造成的诊断不完备、诊断出错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给联锁系统的智能运维带来了机遇。本文从联锁系统自身特点出发,面向智能运维,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并设计
减振器作为列车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列车的安全运行。当前我国高速列车油压减振器采用的维修方式是定期维修,这种维修方式不仅会提高维修成本而且可能由于过度维修造成浪费,甚至可能由于维修不及时造成安全隐患。鉴于此,本文从高速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数据出发,通过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减振器的故障诊断模型,并根据减振器在性能退化过程中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其作出预警。由于研究需要大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极大地推进了当今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进程,但随着各类社会活动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日益加剧,计算机网络成为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网络犯罪有增无已。在这种情况下,各类网络安全技术相继出现,共同维护着现代网络的安全运行,入侵检测技术由于能够实现主动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且具有实时地监控网络状态的特性,成为了网络安全领域的中热门的研究方向。Snort是一种基于误用
近年来,高校教学不再局限于讲课,转向多元化的课程形式发展。而为了让城轨系统教学实验更贴近生产真实情况,学校新建了一套对城轨线路进行模拟还原的动态模型平台。该平台包括2个主变电所、8个牵引混合所和上下行各8辆列车模型,共44块控制板,每块控制板上有近70个待观测的数据节点。由于控制板均封闭在设备柜和移动的列车中,无法使用实体仪器观测,因此需要开发一套可以提供多种测量功能的监测系统,为学生教学实验提供
网络控制系统是通过通信网络构成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由于网络控制系统具有共享信息资源、节约系统布线成本、提高系统灵活性、易于系统扩展和维护等优点,网络控制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但同时网络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显得越发突出。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是欺骗攻击中的一种攻击类型,本文针对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检测及抵御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反馈通道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分析了残差检验的局限性,介
2020年上半年我国境内约3.59万个网站被植入后门,数量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36.9%,可见,目前信息科技企业依旧面临着广泛的Webshell攻击。工业界对于Webshell的检测主要依靠安全设备告警,建设一体化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学术上,对Webshell的检测研究主要包括文本内容、文本特征两种形式,主流算法有决策树、SVM、CNN、LSTM等。不论工业应用还是学术研究,检测方式上都是以内容检
随着智能手机和4G、5G网络的普及,人们的沟通方式已经实现从图文到视频的跨越,视频直播在这期间从电脑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一时之间互联网直播软件大规模增长,并应用在各种不同的领域,比如休闲娱乐、游戏电竞、电商购物等。网络直播兴起的主要原因有网络信号的覆盖率越来越高和智能手机价格下降且功能齐全,这些因素促使直播变得越来越简单,只要使用手机的拍摄功能及直播软件,即可实现随时随地开播,相信随着5G网络时代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大的网络规模与不断提高的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形成一对矛盾。同时,现有运行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网络因网络规模有限、路由性能存在瓶颈、不支持QoS保证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向量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结构,不仅解决了当前网络遇到的很多难题,而且实现代价极低,多路径路由问题就是其中
随着5G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更加需要移动网络作为基础,对移动网络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移动网络流量进行预测,能够为网络异常监测和运维管理进而提升网络整体效能提供依据。同时5G用户数量在不断的增长,预测5G用户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数据量,能够为5G的网络运营商以及终端设备制造商制定生产运营策略提供数据依据。针对移动网络流量预测,本文首先分析移动网络流量的日常变化特点,基于网络流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