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近年来,特发性眼睑痉挛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晚期可出现持续闭眼甚至功能盲,不仅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且易对个人情绪造成负面影响。治疗上,目前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手术治疗、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等,以上治疗都存在不能去除病因、副作用大、难以解除患者的眼、面、舌等多部位病变的难题。中医注重整体辨证,治病求本,可统筹解决不同病变部位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研究旨在系统观察中医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科学评价乌梅丸加味方对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治疗效果,以期为特发性眼睑痉挛(含Meig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纳入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纳入标准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含Meige综合征患者)。以目前主流治疗方式即A型肉毒素注射作为对照组,乌梅丸加味方作为试验组,患者被随机分入试验组或对照组。观察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出生时五运六气分布、是否曾被误诊、发病诱因、加重因素、好转因素。观察经方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疗效评价指标主要是肝阳虚中医证候量表、Jankovic评定量表(Jankovic Rating Scale,JRS)、眼睑痉挛残疾指数(Blepharospasm DisabilityIndex,BSDI)。安全性评价指标主要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结局指标为Jankovic评定量表,次要结局指标为肝阳虚中医证候量表和眼睑痉挛残疾指数。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41例,其中试验组31例,对照组10例,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例,最终纳入试验组29例,对照组8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程度、治疗前Jankovic评分、治疗前肝阳虚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眼睑痉挛残疾指数评分等一般资料和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2.41例患者中,出生时主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P>0.05)、司天在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P>0.05),出生时主气分布以初之气厥阴风木(8例)、五之气阳明燥金(8例)和终之气太阳寒水(12例)为多,主气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5)。3.41例患者中16例患者发病诱因是情绪变化;16例在情绪变化时病情加重,17例在休息差时病情加重,13例在日照时病情加重;7例在注意力集中时好转。4.试验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JRS评分(3.13±3.14,7.25±2.12)较试验前评分(7.38±0.94,8.00±0.00)降低,其中试验组的各随访时间节点的JRS评分较上一随访节点降低,与基线相比,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对照组的JRS评分在治疗后42天时达到最低,为5.12±2.69,与组内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5),至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JRS评分较治疗后42天时升高,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P=0.317,P>0.05)。在治疗14天及42天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0,P=0.679,P>0.05),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试验组JR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5)。5.试验后试验组患者的肝阳虚中医症候量表评分(4.56±4.75)较试验前(12.24±2.76)降低,试验组的各随访时间节点的肝阳虚中医症候评分较上一随访节点降低,与基线相比,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00,P<0.001)。对照组在治疗后14天及42天时评分降低,至42天时评分最低,为8.87±4.35,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P>0.05),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评分较基线水平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4,P=0.056,P>0.05)。在治疗14天及42天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P=0.267,P>0.05),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试验组肝阳虚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5)。6.试验后试验组患者的眼睑痉挛残疾指数评分(0.90±1.23)较试验前(2.18±1.00)降低,且各随访时间节点的BSDI评分较上一随访节点降低,与基线相比,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6,P=0.001,P=0.000,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14天、42天及3个月时BSDI评分降低,至42天时评分最低,为1.95±1.39,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P>0.05),在治疗后6个月时评分较基线水平增高,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P>0.05)。在治疗14天、42天及3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6,P=0.529,P=0.008,P>0.05),在治疗6个月时,试验组BSDI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5)。7.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3%vs12.5%,P=0.001,P<0.05)。8.目前尚未观察到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结论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情绪变化和劳累可能是特发性眼睑痉挛发病的诱因和加重因素,注意力集中是本病的保护因素。(2)出生在主气为厥阴风木、阳明燥金及太阳寒水的个体可能易发特发性眼睑痉挛。(3)特发性眼睑痉挛在发病时常伴发眼干、畏光、睡眠障碍和情绪差。(4)本病因首发症状及眼表症状各异,易被误诊为其他眼病。(5)乌梅丸加味方可有效改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眼部及全身症状,降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良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