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其患病率呈不断上升和发病年龄更小的趋势,且终身患病率达到15-20%,接近于成人,而有关研究也认为成年期抑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已发病。抑郁症的发生影响因素有很多,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经常面临学习压力过大,人际关系敏感、家庭因素等多种应激性事件,而解决此方面问题的能力较差,容易形成自尊心、自信心下降,出现我不能、我不行等一系列负性思维模式,表现为消极、被动和自我为中心。由于抑郁症具有复发率高、自杀危险度高、病程长等特点,因此预防复发、完善其社会功能,使之真正达到心理康复是治疗的重要目标,而有关抑郁症治疗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趋于药物与心理治疗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或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还可以提高其心理社会适应功能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综合治疗已成为当今重要课题。尽管国内外已有关于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方面的研究,但应用于青少年方面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抑郁症的特点,以观察其社会心理因素及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目的1.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心理因素。2.探讨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研究对象:包括抑郁症组(90例)和正常对照组(114例),将抑郁症组进一步分为联合治疗组(45例)与单用舍曲林组(45例)。2.研究工具: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ion Depression Scale,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ion Anxiety Scale, HAMA)、症状自评量表(Rating Symptom Scale, 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copingStyle questionnaire, SCSQ)、家庭环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FES-CV)、健康状况(Score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cale, SF-36)。3.入组时进行上述量表评定,抑郁症组于治疗的2、4、6、8周末再次评定HAMD、HAMA、SCL-90以评定疗效,同时在8周治疗结束时再次给予EPQ、FES-CV、SCSQ、SF-36量表评定。4.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由我科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结合其人格特征、人际关系、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形成结构化的治疗计划、日程设置,采用负性自动思维识别、家庭作业及其检查等方法挖掘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并以理性信念取代非理性信念,从而改善其不良情绪、歪曲认知。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神经质(t=8.49p<0.01)、精神质(t=12.15p<0.01)得分较高,内向性(t=7.53p<0.01)得分较低。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矛盾性(t=6.31p<0.01)得分较高,独立性(t=-11.13p<0.01);情感表达(t=-11.61p<0.01)、亲密度(t=-20.48p<0.01)、成功性(t=-9.64p<0.01)、娱乐性(t=-16.25p<0.01)、组织性(t=-12.08p<0.01)、控制性(t=-15.27p<0.01)、知识性(t=-16.95p<0.01)、道德宗教观(t=-14.15p<0.01)得分较低。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消极应对方式(t=8.02p<0.01)得分较高,积极应对方式(t=-2.86p<0.01)得分较低。4.联合治疗组与单用舍曲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8kw后t检验示:EPQ各维度均有差异,神经质(t=-3.46p<0.05)、精神质(t=-2.88p<0.05)低于单用舍曲林组,内外向得分(t=-0.26p<0.05)高于单用舍曲林组。5.联合治疗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t=-5.13p<0.01)高于单用舍曲林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t=-7.43p<0.01)低于单用舍曲林组。6.联合治疗组与单用舍曲林组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示:治疗2kw后HAMA得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4kw后SCl-90、HAMD得分降低(p<0.05)。7.联合治疗组与单用舍曲林组组内比较,经秩和检验示:治疗2kw后SC1-90、HAMD、HAMA得分降低(p<0.05)。治疗8kw后SCl-90、HAMD、HAMA得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根据本项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人格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内向性,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2.与单用舍曲林相比,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