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德·霍普(1907-2000)是澳大利亚杰出的诗人,也是为数不多的获得国际声誉的澳大利亚诗人之一。 霍普常被称为学者诗人或智性诗人,广闻博识,通晓数国语言,其诗歌呈现出博大气象,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评论者对其诗歌的现代性、早期的讽刺诗歌及主题诸如性,爱,艺术,死亡等都有评述。但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现代诗人,很少评论者论及霍普所提出的“诗是赞美”的观点和他对于世界、人生等问题的根本看法,而这正是全面地把握,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作品的关键所在。 本文共分成六部分。第一部分概述霍普其人和其主要成就,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评论观点,并同时指出霍普的“诗是赞美”这一重要观点没有得到系统阐述。 第二部分阐述霍普的信仰和价值观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诗是赞美”等诗歌创作观点。尽管霍普早期诗歌表现了对世界的厌弃倾向以及作品中信仰的丧失,人的孤独无依等一些现代主题,但他决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诗人,因为他同大多现代派诗人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霍普是位思想开明的现代诗人,他认为世界从根本上来讲是和谐有序的,人只有认识并接纳自己在宇宙大秩序中的位置,才能安身立命,有所归依;人的价值体现在其意识,其创造性。 霍普崇尚诗歌艺术,认为诗歌是创造之道(创造性的生活方式),其目的是生成新的欲望对象,人们可以拥有,凝思。艺术家,特别是诗人,通过驾驭自身的意志,成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诗歌根本功能是“赞美”,是对世界秩序的肯定,并通过创造进一步丰富它,使其更完整。诗歌是“语言之舞”诗人如蜜蜂,引导人们发现新的蜜源。 霍普还认为诗人所赞美的应是世间万物。诗人对世界应有整体性的视觉,不论何种诗歌主题,诗人应把其放在永世的观照之下。他认同济慈的“自我否定力”理论,主张诗人应当无个性,如一器皿,被动接受、容纳种种纷繁经历,思想,所以他的诗作看似并无某一贯穿始终、统一性的哲学或是其它理论基础,诗歌中呈现的是种种矛盾,不一致,尤其是诗歌中对女性形象的表现,甚至同一诗歌也蕴涵种种对立,这使其诗作极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