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时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十分紧缺。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普遍存在着粗放利用、大量闲置土地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适时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首先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学者在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农村居民点整理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然后,采用规划指标法和灰色数列模型预测通山县各乡镇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规模。其次,利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综合修正法对通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进行测算,得到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现实潜力。再次,根据通山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能力,将全县划分为能力不足区、能力盈余区和相对均衡区。最后,采用建设用地年均增长比例法、人口比例法、GDP比例法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布局进行综合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通过对研究区域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规模分析得出:通山县近期(2011-2015年)和远期(2016-2020年)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272.98公顷和455.02公顷。在遵循差异性和渐进性原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供给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通山县农村建设用地近期和远期的整理潜力分别达到298.02公顷和225.41公顷。第二,本文依据通山县各乡镇挂钩能力指数的变化强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进行分区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挂钩模式。将全县划分为挂钩能力不足-优先挂钩区、能力盈余-重点挂钩区和相对均衡-限制挂钩区三个类型区,以便有效解决各乡镇之间挂钩能力的不均衡问题,统筹全县城乡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第三,本文在采用建设用地年均增长比例法、人口比例法、GDP比例法的基础上,将通山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综合分配到各个乡镇,分近远期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到最需要的地方,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最后,针对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探讨与展望。同时,通过分区布局研究发现,通山县各乡镇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强,为了满足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必须贯彻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要求,为实现通山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供必要的用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