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常见的几个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导致约80万人死亡。然而,HC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肝癌对放疗和化疗并不敏感,其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和肝移植。早期发现、诊断和手术切除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现实中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处于疾病后期,错过了手术切除的窗口期,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常见的几个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导致约80万人死亡。然而,HC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肝癌对放疗和化疗并不敏感,其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和肝移植。早期发现、诊断和手术切除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现实中大多数病人发现时已处于疾病后期,错过了手术切除的窗口期,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分析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找到延缓肝细胞癌进展并治疗肝细胞癌的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指几乎无编码蛋白能力且碱基长度>200的RNA。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lncRNAs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预后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APKAPK5-AS1(后简称MK5-AS1)主要通过顺式调节附近的基因MAPKAPK5和作为let-7f-1-3p分子海绵来促进结直肠癌进展。我们发现MK5-AS1在HC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提示MK5-AS1可能在HCC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探索了MK5-AS1对HCC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GEPIA在线分析,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了MK5-AS1在肝癌与癌旁的表达以及与病人预后关系,RT-PCR验证了MK5-AS1在肝癌细胞系以及临床病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使用慢病毒载体上调MK5-AS1在肝癌细胞系HLF和Alex中的表达。在Huh-7和97H细胞系中使用慢病毒载体抑制MK5-AS1的表达。为探究MK5-AS1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我们利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观察上调或抑制的MK5-AS1的表达对HCC细胞的作用。在体内水平,将97H以及HLF细胞通过裸鼠尾静脉注射来建立肝癌的肺转移瘤模型,进一步验证了MK5-AS1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上,通过核质分离、RT-PCR、western blot技术、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等检测MK5-AS1对肝癌细胞作用的机制。结果:在HCC患者中,MK5-AS1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MK5-AS1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S,overall survival)以及无复发生存期(RFS,recurrence free survival)明显低于MK5-AS1低表达的HCC患者(P<0.05)。通过定量PCR,我们发现MK5-AS1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普遍偏高。体外实验发现,上调HLF和Alex细胞系中MK5-AS1的表达能促进其侵袭和迁移能力,而下调MK5-AS1的97H和Huh-7细胞系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体内实验也证实了过表达的MK5-AS1可促进HCC肺转移而敲减MK5-AS1抑制了肺部转移瘤的形成(P<0.05)。基于Lncbase,miRDB和Target Scan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K5-AS1通过竞争性结合miR-376b-5p调控ECT2的表达。通过回复实验分析证明,过表达miR-376b-5p和下调的ECT2逆转了MK5-AS1对肝癌细胞的作用。结论:MK5-AS1是HCC中上调的lncRNA,与恶性肿瘤表型和患者生存差有关。MK5-AS1通过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ce RNA),竞争性地结合miR-376b-5p并调节ECT2的表达,从而调控HCC的进展。我们的研究为MK5-AS1的转录后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提示MK5-AS1/miR-376b-5p/ECT2可能作为HCC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
其他文献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与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均属于我国常用的传统药食两用植物,常用作配伍药对,用于补气补血。近年来,随着对其大分子多糖的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membranaceus polysaccharides,AP)和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
【目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ASA)及氯吡格雷(Clopidogrel,CLP)组成的“双抗”疗法(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用药方案,其在临床实践中常与神经保护药物丁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联用,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用药。但DAPT与NBP联用疗法的增效作用目前只有临床方面的证据,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者日益增多,部分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处于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
目的:使用干扰素(Interferon,IFN)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提高部分核苷经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且对IFN应答佳的患者血浆外泌体能显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复制,另有研究显示抑制自噬相关基因可以抑制HBV病毒复制。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干扰素作用下,巨噬细胞外泌体中的微小RNA(Mic
目的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之一,多发于青少年和老年人,易转移和复发。目前缺少特定的靶向治疗且容易发生常见化疗药物抵抗,从而导致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预后较差。本研究旨在分析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OS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调控miRNA/mRNA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其在OS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对甲氨蝶呤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构建皮下异位和肝脏原位肝癌移植瘤小鼠模型,检测肝癌免疫微环境中分泌型纤维介素蛋白2(Soluble fibrinogen-like protein 2,s FGL2)对肝癌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2,PD-L2)和CD4+T细胞、CD8+T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严重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性手术为针对其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手术不可避免地带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远程缺血预处理,即通过远端肢体或器官的缺血和再灌注,继而产生对靶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一项较好的心保护措施,但是目前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研究,通过收集1岁以内法洛四联症患儿术中切取的右心室流出道组织,根据是否在术前进行远程缺血预处理将患儿分为远程缺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
目的:作为一种由中性粒细胞活化后释放的DNA-组蛋白复合物和多种蛋白质共同组成的网状结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能够捕获并杀死病原微生物,也可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然而,NETs过度激活或清除受阻可导致其调节失衡,这些病理性的NETs可参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对患者生存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作为主要核酸内切酶之一,DNase I能降解
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深化,住建部发布的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将科技应用于城乡建设,以促进城乡发展。现阶段的BIM技术发展已相对成熟,在国内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运用BIM技术分析农村自建房设计与造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助力乡村建设。
目的:以“VDR/Nrf2/HO-1”通路为关键点,从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两个方面,验证大黄素通过VDR/Nrf2/HO-1通路保护脓毒症肠屏障损伤的体内外调控机制,旨在从分子层面阐释大黄素保护脓毒症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作用原理,以期为大黄素治疗脓毒症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1、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素低(20mg/kg/d)、中(40 mg/kg/d)、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