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高贸区工业用地更新策略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e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工业用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处于一种粗放的开发模式,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闲置问题严重。其次,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逐年扩张,原来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区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区,制造业空间和城市的公共服务空间相互“挤压”,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工业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如何对存量工业用地进行更新,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载体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苏州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全国工业总产值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城市,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为制造业向高质量转型提供充足的空间载体是苏州在工业发展中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的工业用地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了目前工业用地更新的相关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其次,从产业类型,土地利用、社会经济、配套服务等方面详细梳理了高贸区的工业用地现状情况,分析了高贸区工业用地的更新动因、更新目标以及更新的相关政策支持。接着,通过借鉴前人对工业用地更新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提炼出适合高贸区的工业用地更新潜力评价体系,从经济效益、空间效率、产业发展、土地区位条件等方面对高贸区工业用地更新潜力进行量化分析。最后,研究根据评价结果,对高贸区的工业用地提出了相应的更新路径与策略。研究结果显示:高贸区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差距大,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性;工业用地容积率过低,土地的开发强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转型任务艰巨,大多数企业的产业类型不符合园区的产业发展导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亟需完善,功能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缺口较大,城市服务功能有待提升。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从产业转型升级、空间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增补等方面提出了工业用地的更新路径与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经济增长迅猛,但同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资源环境的约束更为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在不断深入推进,中国城市正面临着从规模型增长到质量型提高的可持续转变。为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重要的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最小化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成本来换取最大化
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内最优质的绿色开放空间,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游憩生活需求的重要供应端。在长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公园和城市建设用地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并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夯实城市生态基础和优化用地配置均是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科学研判公园与建设用地的耦合协调水平演变,有利于全面揭示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配置状态、精准聚焦城市高品质建设途径。研究以“
学位
学位
学位
20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化进程提速,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生产的主要场所,其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长,住房问题凸显,于是社会保障性住房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空间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进步,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发达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保障性住房空间设计经历了数次深刻变革,并向着更加致力于满足居民需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稳定、健康、人性的社会成效。对
随着电商销售渠道的完善以及人们手机购物习惯的养成,线上销售模式以其能够节省时间和金钱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线下零售,零售商开始寻求以更好的零售服务来提升销量、吸引和挽留消费者,但零售服务能够带来销售量提升的同时也需要支出大量的服务成本,因此需要确定一个最优的服务水平来获取最大利润;此外,在正向物流活动的基础上融入逆向物流活动从而实现正逆供应链的结合的闭环供应链(CLSC)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受到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我国的文化产业在经历了原生态自由发展、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后现已步入到产业裂变和跨界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我国批准设立文化和旅游部,打破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标志着文旅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因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城市与人群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健康问题愈发严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健康城市作为指导城市与人群健康问题改善的理论之一,对居民体力活动改善乃至健康水平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区为切入点,着眼于物质环境中的建成环境,探讨建成环境对居民体力活动影响的内在关系,以期通过城市建成环境的优化增加步行活动行
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由无机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桥接的新型多孔、可调节和可循环利用的杂化材料,被认为是一类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但是,MOFs的可见光捕获效率普遍很低,严重限制了这类材料的绿色应用。用光致变色基团进行后合成修饰或固载光敏剂是改善MOFs可见光催化活性的两种有效策略。氨基功能化是应用最广泛的策略之一。但是,氨基取代的MOFs的吸收边仍处在较短的波长范围内(通常短于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