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oropoietin,EPO)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中对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同时探讨EPO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并且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即EPO组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组,每只大鼠均于右侧坐骨神经分叉部切除10mm坐骨神经,用硅胶管桥接缺损10mm的坐骨神经。EPO组和NGF组分别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5,000单位/公斤/天,共2周)和神经生长因子(2,000单位/公斤/天,共2周),两组均于术后立即给药,共给药两周。术后4周和8周时,每组分别提取10只大鼠,进行一般观察,以及功能学的、电生理的、超微的和组织学的观察,通过以上指标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中对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1.术后8周时NGF组大鼠新生的坐骨神经周围形成一层致密的瘢痕组织,而EPO组大鼠新生的坐骨神经周围仅形成一层菲薄的半透明的薄膜。2.术后4周时NGF组和EPO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ction index,SFI)相近,无统计学差异。8周时两组SFI值均明显优于4周时的SFI值,并且EPO组SFI值显著优于NGF组SFI值。3.术后4周时,NGF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为(9.20±1.07) m/s ,EPO组MNCV为(10.60±1.36) m/s,两组间MNCV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NGF组MNCV为(16.37±3.40) m/s,EPO组MNCV为(20.56±4.18) m/s,NGF组MNCV值仍显著低于EPO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显著地减少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减退。4.电子显微照片揭示了在EPO组有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相反,注射NGF的大鼠的坐骨神经有较少的有髓神经纤维。EPO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厚度和轴突直径均显著优于NGF组。5.术后4周和8周时,两组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有显著性差异。定量分析揭示了术侧坐骨神经的蛋白基因产物9. 5(protein gene product 9. 5,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和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在神经切断后4周和8周时均显著增加,且EPO组PGP9.5的表达显著高于NGF组。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促进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提示了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人周围神经损伤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