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Thomson是罂粟科Papaveraceae绿绒蒿属植物,藏名为乌巴拉色尔布,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接骨、清热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用于治疗骨折、头伤、骨蒸、跌打损伤、胸背疼痛等证。本课题对多刺绿绒蒿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抗心肌缺血作用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主要提取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免疫、肿瘤细胞毒和抗炎等体外生物活性研究。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文献综述:对绿绒蒿属藏药的资源分布、形态特征、传统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等进行了资料整理,总结了本属中尚存的研究问题,主要体现在1)由于分布区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之重视和保护力度不足,该属大多数植物已处于濒危状态;属内分类过细、异名多,分类冗乱;2)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多集中在生物碱部分,非生物碱部分研究较少;3)五脉绿绒蒿的次生代谢产物形成与其特殊生长环境呈现一定关系,但尚未明确;4)本属植物的药理学研究非常薄弱,临床用药缺乏现代科学依据。二、抗心肌缺血作用研究:基于活血化瘀类中药可用于冠心病治疗的理论基础,本课题对资源产量较为丰富、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多刺绿绒蒿进行了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选择左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肌缺血大鼠为模型,评价多刺绿绒蒿对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多刺绿绒蒿乙醇提取物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大鼠下降的心室容积变化率,且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上升的心肌酶和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表明多刺绿绒蒿乙醇提取物具有改善因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的作用,且对心肌细胞损伤、心肌缺血导致的血脂紊乱有一定改善作用。本研究为首次发现藏药多刺绿绒蒿乙醇提取物具有确切的抗心肌缺血作用。三、化学成分研究:对多刺绿绒蒿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和波谱分析技术,共分离鉴定了26个化合物,包括4个生物碱类(1-4),13个黄酮类(5-17),5个萜类(18-2,26),及4个其他类成分(22-25),其中11个化合物(1,16-23,25,26)为首次从本属中分离获得,4个化合物(2,7,10,14)为首次从本种中分离得到。同时,通过各成分的得率及HPLC初步分析发现,黄酮类成分是本种植物的主要成分,而不是具有分类学意义的生物碱类,这可能与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关。萜类是该属中新发现的化学成分,对罂粟亚科、荷包牡丹亚科、紫堇亚科的分类学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四、体外活性筛选:对部分单体化合物从免疫、肿瘤细胞毒和抗炎活性方面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19)能够显著抑制Con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增殖,且细胞毒作用极弱,具有显著的体外免疫作用。小麦黄酮7-O-β-D-葡萄糖苷(12)对小鼠脾细胞细胞毒作用明显。马齿苋酰胺E(3)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在筛选多个化合物对巨噬细胞NO分泌作用的过程中,发现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五、总结与讨论:最后对全部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本植物中各类化合物的种类与含量分布,以及从属、亚科和科的层面进行了分类学的探讨,分析了化学成分与抗心肌缺血活性的潜在关系,并提出了本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