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以母语负迁移为中心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angt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就有许多关于日汉被动句的研究,尤以日语被动句同汉语“被”字句为中心,将其列为对象进行比较的研究占多数。各类的研究主要是从语法、语义、语用这三方面对日汉被动句特征进行论述。但是,目前从笔者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来看,母语为汉语的日语专业学生受到了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对于学习者进行日语被动句习得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罕见。   众所周知,日语被动句无论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均运用广泛。不仅是日语被动句中的主、谓语,就连助词等词类都有不同的种类与形式,使用方法也丰富多样。与此相对的,汉语被动句没有日语的被动“态”,取而代之,采用了“被”、“叫”、“让”、“给”等虚词。而且被动句的意义和感情色彩也随着句序而改变。为了能让中国的日语专业学习者理解日中被动句的差异,使其准确把握、正确运用,从而更好更顺利地对日语第二语言习得进行深入研究,并且,为了减少中日两国文化摩擦,促进异文化间的交流,笔者试以日汉被动句的对比分析看汉语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为题进行考察。   本篇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本论文第一章为“绪论”,即“提出问题”。首先论述了日汉被动句的基本特征,由两种语言的差异切入,导入论文的研究核心问题,即“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专业学习者为对象的,从日汉被动句的对比研究看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从而对本文进行了定位。接下来的“先行研究”中,主要介绍了关于日汉被动句各方面的先行研究。有关日语被动句的先行研究,笔者列举了“‘直接被动’与‘间接被动’的研究”、“有关‘有生命的被动’与‘无生命的被动’的研究”、“与动作主体适应的助词研究”、“有关日汉被动句的母语负迁移研究”这四个方面。有关汉语被动句的先行研究,笔者罗列了“虚词研究”、“古典作品中有关被动句的研究”、“由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被动句的研究”、“有标记被动句与无标记被动句”这四方面。吸取了众多先行研究的精华,为下一章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具体进行对比研究做好了铺垫。   本论文第二章为“日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重点从“日汉被动句的受事主语的对比分析”、“日语的‘自动词句’和‘他动词被动句’的语用条件”’、“日语的间接被动句”、“汉语的无标记被动句”这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特别是在第一部分中,为比较日汉被动句的受事主语特征引入了“生命度”概念,举出了“生命等级序列”、“语义角色优先序列”,得出了“日语被动句受事主语严格遵守‘生命等级序列’;汉语的受事主语不局限于“生命等级序列”,选择上比日语被动句受事主语的拥有更广的范围;‘生命度等级序列’这个单纯的语言概念在汉语被动句的受事主语中体现得不充分”的结论。第三部分中导入了生成汉语的“移位”这一概念,说明汉语这类表领属意义的被动句中的短语能够灵活移位,译成日文时可将其分类至间接被动句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日语间接被动句同汉语被动句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里运用了“空语类”概念,说明即使无标省略了介词“被”和施事者DP1,整个句子仍然通顺流畅;汉语的词汇不要求论元结构在句法上严格地表示出来,无标被动句只需释义即可。进一步揭示了无标记汉语被动句的句式结构。并且,“日语的无生命体为受事主语的被动句与汉语的无标记被动句的对译”这一方面分析了汉语无标记被动句与日语被动句的关系,即“在动作主体省略的情况下,日语无生命体作受事主语的被动句能够与汉语的无标记被动句直接对译”。由以上的对比研究,能够更明显地看出汉语的母语负迁移对于日语被动句习得产生的影响。   本论文第四章为“日语被动句的习得过程中母语负迁移形成的要素及教学建议”。首先,以教学现场内学习者和教师两者的立场探讨了日语被动句习得过程中母语负迁移形成的要素。在作为主要内容的“有关日语被动句的教学建议”部分中,笔者运用了对比研究领域的“难度等级模式”。在创建了以最低难度Ⅰ至最高难度Ⅵ来区分日汉被动句差异的难度等级模式的同时,选取了目前市面上的五种教材,利用教材对比分析所作的调查结果,为如何排除母语负迁移,把握日汉被动句的各个特征,从而更好地习得日语被动句这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论文最后一章结论中,全面地总结了日汉被动句的差异及其对应关系。并且提出了“日中对译语料库”、“对学习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有关日语被动句动词的具体探讨”、“有关日语被动句习得的文化对比分析方面、心理学、生理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这四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将作为今后的日语二语教学的研究课题。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高精度光纤陀螺要求长时间的标度因数稳定性到10-5以下,必须确保高精度光纤陀螺所采用的掺铒超辐射光纤光源具有非常稳定的平均波长。从超辐射掺铒光纤光源的结构出
学位
在戏剧领域,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不仅是才华横溢的剧作家,也是戏剧理论家和戏剧表演的实践者。虽然歌德本人不被视为喜剧作
《荒原》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语诗歌之一。自其1922年出版以来,它难解的主题和表现方式使得文学评论家一直就本诗的连贯问题争论不休。诗中刻意回避场景之间的连贯,并存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外语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日新月异。根据教育部2007年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
罗伯特·潘·沃伦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获得过普利策奖的作家。尽管他已离世将近20年,由于他卓越的作品给后世留下的影响,他仍然被认为是美国文学界的泰斗—勇
话语标记语如but,and,however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们不对话语的真值条件产生任何影响,也不增加话语的命题内容,但却是构成话语组成的一部分,从局部或整体上对话语的构
西方翻译理论在20世纪空前繁荣,为我们从各种角度观察纷繁复杂的翻译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其中20世纪70年代由以色列著名学者伊塔马·伊文一佐哈尔在俄国形式主义基础上始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