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素GroEL-GroES辅助七次跨膜蛋白折叠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etmesee_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roEL-GroES是伴侣素研究的模型体系,也是大肠杆菌细胞内非常关键的一类分子伴侣。许多研究证实GroEL-GroES能够与多种易于聚集的蛋白结合,促使其正确折叠,然而这些研究绝大部分都是针对水溶性蛋白,GroEL-GroES体系辅助膜蛋白折叠,尤其是辅助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折叠的作用机理研究甚少。GPCRs具有七次跨膜螺旋的拓扑结构,作为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广泛调节体内各项生理过程,其折叠状态异常能够导致多种疾病。揭示GroEL-GroES在GPCRs翻译表达及折叠等方面的作用机理,阐明GPCRs折叠与功能性的关系及规律,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但GroEL辅助GPCRs正确折叠的研究在各个环节都存在极大挑战性,这一领域待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相关研究报道也很少。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本课题采用无细胞表达体系,进行了目标GPCRs的表达,考察了GroEL-GroES对目标GPCRs折叠的影响,研究了GroEL-GroES辅助GPCRs新生肽链折叠的作用机制。同时,采用七次跨膜蛋白的模式蛋白细菌视紫红质(BR)对所得到的GroEL-GroES辅助七次跨膜蛋白折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七次跨膜蛋白的跨膜螺旋结构,采用目标GPCRs的七条跨膜肽段进一步阐述了GroEL与GPCRs的结合解离方式。
  第2章中,确定人体趋化因子受体5号(CCR5)作为目标GPCR,采用大肠杆菌无细胞表达体系合成了CCR5,并直接在此体系中,研究了CCR5新生肽链的折叠情况以及GroEL-GroES对其翻译表达和折叠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新生CCR5能够在无细胞表达体系中自发折叠成它的生物活性状态,但过程缓慢且低效;相比之下,加入GroEL能够使CCR5初生肽链功能性折叠的速率提高约36倍,收率提高约1.3倍,结构稳定性提高了约3.5倍,与配体结合的能力提高了约1倍。而且辅因子GroES在此过程中也非常重要,需要GroEL和GroES协同作用,才能更有效地促进CCR5的折叠。根据这部分实验研究,我们对GroEL-GroES辅助GPCRs折叠的模式进行了推测,并建立了GroEL-GroES辅助GPCRs折叠的机理模型。
  第3章中,以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为模型,对GroEL-GroES在GPCRs功能性表达中的应用潜力和通用性作了进一步考察,研究了GroEL-GroES对CXCR4在大肠杆菌无细胞体系中表达的影响。加入GroEL-GroES后,大幅加速了新合成CXCR4的折叠过程,与自发折叠相比,折叠速率提高了约30倍,收率提高了约1.4倍。而且证实加入GroEL-GroES后,CXCR4的结构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生物活性提高了约1.4倍。CXCR4结构稳定性与配体亲和性的提高,都说明新生CXCR4在GroEL-GroES辅助下进行了更有效折叠。主伴侣素GroEL自身能够起到部分改善作用,但只有与其辅因子GroES协同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辅助折叠的功效。本研究所取得的结论和上述基于CCR5的研究结论趋于一致,该方法很可能有助于优化其它GPCRs的无细胞表达。同时,还用细菌视紫红质BR对得到的CCR5和CXCR4与GroEL的作用模式进行了验证,分析了GroEL-GroES对BR折叠结构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无论是天然态还是变性态BR,都能够不对称地与GroEL结合。但变性后的BR与GroEL的亲和性大幅提高,这是GroEL优先与变性态BR产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也部分解释了GroEL-GroES能够促进折叠反应的原因。而且ATP和GroES对GroEL调节BR的复折叠起着相反的作用。在ATP和GroES的共同辅助下,GroEL能够调节使BR的结合、解折叠、解离和复折叠过程重复循环进行。
  第4章中,虽然前两章初步推测出GroEL辅助GPCRs新生肽链折叠的机制模型,但具体作用位点、结合比例以及底物释放过程等还需要研究探讨。为了进一步阐释GPCRs与GroEL的相互作用机理,本章采用荧光各向异性和等温量热滴定法探索了CXCR4的七条跨膜多肽分别与GroEL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通过采用跨膜螺旋模拟简化全长GPCRs的疏水残基片段,避免了CXCR4自身的折叠动力学与结合GroEL动力学之间的竞争影响。通过研究得到,每一条CXCR4的跨膜多肽都能够与GroEL产生较强的亲和力,结合位点位于GroEL顶端域的螺旋H和I上。GroEL最多能结合七个跨膜多肽分子,有意思的是单环的GroEL也可以容纳七个跨膜多肽分子,而且GroEL的双环是采取交替循环的方式来结合与释放底物分子。同时,ATP和GroES能够有效地促进多肽底物从GroEL腔内的解离释放。这些发现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GroEL与全长CXCR4蛋白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对阐述GroEL辅助膜蛋白折叠的机理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始,人们就开始对隐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然而,以往的隐喻研究大多集中在词汇隐喻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对隐喻的认知研究上,而隐喻在词汇语法层面的研究则很少涉及。韩礼德最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概念,他认为隐喻是意义表达的“变异”,不仅存在于词汇层,也存在于语法层。他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但有意回避语篇隐喻的存在。对于概念语法隐喻,已有不少学者探讨
学位
本文是对极短作文(extremely short stories)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探索研究。文本的意义是作者和读者共同赋予的;为了使文本有意义,作者的写作和读者的阅读是分不开的。但是在中国的写作课堂中,学生创作的大部分文本没有进入作者和读者共生意义的阶段就搁置了。因为学生的作文通常都是为老师创作的,因此作者和读者共生文本意义的过程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学生也不再阅读自己的作文,因而无法获得对
学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 电池)是一种新型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由于它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和性能稳定,并且对环境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它是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纳米TiO2 薄膜是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貌对电池性能影响显著。本文通过XRD、SEM 和TEM 表征、DSSC 电池的组装、光电性能测试等,研究DSSC 电池中TiO2 薄膜的制备,其对电
学位
本文采用氨化磁控溅射不同中间层厚度的Ga2O3/Mo薄膜的方法在硅衬底上合成了GaN和Ga2O3纳米结构。对其结构、形貌、组分和发光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其发光机制和生长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不同生长条件对制备GaN和Ga2O3纳米结构的影响。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一维GaN纳米结构利用磁控溅射系统先在Si衬底上制备Ga2O3/Mo薄膜(Mo和Ga2O3膜的厚度分别30n
学位
GaN
在近十几年里,在氧化物基质上生长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它们的化学物理特性可以由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相互作用来改变,引起了世界关注。特别是产生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极大的改变了它们的特性。在氧化物基质上生长的金属簇具有一些潜在的应用,比如在异质催化、气敏元件和电磁材料中有重要的应用。在这些金属一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中,以SiO2为基质的金属纳米簇广泛应用在可控非线性集成光学器件上,这些器件的三阶磁化率χ
学位
由于纳米半导体材料表现出的超出常规的性质,因此各种半导体材料的纳米结构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纳米线、纳米带和纳米棒作为新颖的低维材料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这些低维纳米材料之所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它们具有独特的结构,另一方面,当材料的尺寸小到一定程度时,会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体材料的新颖的物理性质,如电学性质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光学性质中的量子限制效应(蓝移)、力学性能的极大提高
SiC功率器件是功率器件研究的前沿方向,功率MOSFET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控制器件。实际制作的SiC MOS器件存在沟道迁移率低的问题,如何提高MOS器件沟道迁移率成为SiC MOS器件研究的关键技术。近年国际上在制备高质量SiC MOS界面工艺上做了大量探索,但对SiO/SiC界面缺陷和结构等尚不明晰。本文采用结构敏感的X射线光电子谱(XPS)缺陷表征技术,结合高精度的超薄膜制样手段,并借助能大大
学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社会各领域的逐步渗透,网络安全在网络技术发展领域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各个国家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网络安全技术研究。入侵检测技术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是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IPv6协议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较好的解决了IPv
学位
本文对LakhwinderKaur等人针对Donoho阈值的存在问题所提出的NormalShrink阈值法作了进一步改进,并将改进自适应阈值用于二进离散正交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阈值小波图像去噪法的去噪效果较Donoho的统一阈值和NormalShrink阈值的图像去噪效果好,信噪比和去噪后的视觉效果较优。
学位
人脸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多姿态人脸识别是其中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研究面部器官定位方法、基于互子空间方法研究多姿态人脸识别问题。主动形状模型是一种可变形模型,它能够利用训练数据获得相应模型控制参数,并可通过改变该参数,使目标形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本文针对多姿态人脸图像中人脸器官位置及轮廓变化较大的特点,研究了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