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纳米半导体材料表现出的超出常规的性质,因此各种半导体材料的纳米结构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纳米线、纳米带和纳米棒作为新颖的低维材料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这些低维纳米材料之所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它们具有独特的结构,另一方面,当材料的尺寸小到一定程度时,会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体材料的新颖的物理性质,如电学性质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光学性质中的量子限制效应(蓝移)、力学性能的极大提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纳米半导体材料表现出的超出常规的性质,因此各种半导体材料的纳米结构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纳米线、纳米带和纳米棒作为新颖的低维材料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这些低维纳米材料之所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它们具有独特的结构,另一方面,当材料的尺寸小到一定程度时,会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体材料的新颖的物理性质,如电学性质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光学性质中的量子限制效应(蓝移)、力学性能的极大提高等等。因此,纳米材料不论对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对纳米器件的制备和应用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前者而言,低维纳米材料的合成,使介观尺度的物理现象的直接实验验证成为可能。准一维材料的研究的更大吸引力在于,它们可能是将来制造纳米器件的良好材料。以纳米碳管为例,它已被证明可用作高亮度的场发射电子源、纳米导线、纳米试管、纳米探针以及用来称量极小颗粒的“纳米称”;单层纳米碳管更被发现具有超导电性;利用纳米碳管和硅纳米线制备的M-S纳米异质结器件具有金属一半导体异质结二极管的整流效应。
GaN基Ⅲ-V族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禁带宽度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波段覆盖了从可见光到紫外光部分,在光电子学和微电子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发现一维GaN纳米材料具有许多新奇的物理特性,在一维器件系统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理论和实验都证明,GaN纳米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其蓝、绿光的发光性质,为制备更高集成化的高质量光电子器件奠定了基础。因此GaN的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成为当前研究GaN材料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本文介绍了利用溅射加氨化的两步生长法在Si衬底上采用金属Nb作催化剂合成一维GaN纳米材料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生长条件对制备一维GaN纳米材料的影响,初步提出并探讨了采用此方法合成一维GaN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
用直流磁控溅射系统和射频磁控溅射系统,分别在在硅衬底上先后沉积Nb薄膜和Ga2O3薄膜,接着在氨气气氛中退火制备一维GaN纳米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吸收谱(Ff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光致发光谱(PL)等测试手段详细分析了一维GaN纳米材料的结构、组分、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合成的一维GaN纳米材料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研究表明,氨化温度、氨化时间和金属催化剂Nb的厚度对一维GaN纳米材料的结晶程度和形貌具有很大的影响。室温下用325nm波长的光激发样品表面,只显示出一个很强的紫外光发射,发光强度随氨化时间、氨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发光峰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由于合成的大部分纳米结构的直径均大于GaN的玻尔激子半径(11nm),超出了量子限制效应起作用的范围,因此,对于这一个很强的紫外光发射的带边发光峰,与文献报道的GaN体材料的发光峰相比,没有发生蓝移。有关的发光机制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一维GaN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可归结为气体—液体—固体(VLS)生长机制。当铌在SiO2上沉积时,它会形成弥散的铌氧化物表活化相。表活化相铌氧化物与块状Nb2O5有显著差别,它显著影响着这些氧化物载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我们认为这种铌氧化物表活化相为一维GaN纳米材料的生长提供了优先生长的位置点(或者说是能量点),它限制和引导了GaN纳米材料的生长。在径向生长模型中,催化剂颗粒的大小对纳米材料的直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在我们的实验中金属Nb膜颗粒的尺寸很难均匀一致,因此我们得到的纳米材料的直径也不均匀。
其他文献
该文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如何促进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这一中心,分五部分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创新的含义、内容,金融创新的生成机理及其效应.指出金融创新的本质是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它具有“双刃剑”效应.第二部分考察了西方国家金融创新的历程.当代金融创新始于西方发达国家并取得了成功,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因此该部分通过对西方国家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金融创新内容和特点的考察,总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小镇畸人》作为描写美国中西部小镇生活的经典小说在1919年问世之后便在文坛上产生了巨大的轰动。评论界认为《小镇畸人》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联系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纽带,但对该小说文学贡献的原因,即安德森对表现主义的实验,重视不够。本文详细研究《小镇畸人》的表现主义风格,揭示使其
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的核心。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句子加工主要涉及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两个过程,但对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何时及如何整合以达成句子理解这一问题仍见仁见智。关于句法加工优先还是语义加工优先,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在句子理解过程中有无交互作用等问题,研究者们形成了两种主要理论假设:模块论和交互论。模块论又称句法优先论,认为句法加工和语义加工在句子认知加工早期彼此独立,句法加工先于语义加工,且不受语义加工
译者主体性正日趋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但学术界尚未对其涵义的界定达成共识。在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文学翻译中,也无特定的翻译理论对其主体性的体现给予详尽的阐述。本文拟从哲学阐释学入手,分析其理论本身以及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贡献与缺陷,从而明确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涵义就是创造性与被动性的结合。在视域融合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比较研究《红楼梦》中“金陵判词”的两个译文,说明就同一文本的不同译者而言,其表现创
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中首次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概念。他指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发生在语法层面的隐喻就是语法隐喻”。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是语法表达意义的一种变体,涉及到语法域之间的相互转移,并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根据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现象存在于一切成人语言之中”,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将语法隐喻应用于各种文本分析,并取得了丰硕
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始,人们就开始对隐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然而,以往的隐喻研究大多集中在词汇隐喻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对隐喻的认知研究上,而隐喻在词汇语法层面的研究则很少涉及。韩礼德最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概念,他认为隐喻是意义表达的“变异”,不仅存在于词汇层,也存在于语法层。他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但有意回避语篇隐喻的存在。对于概念语法隐喻,已有不少学者探讨
本文是对极短作文(extremely short stories)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探索研究。文本的意义是作者和读者共同赋予的;为了使文本有意义,作者的写作和读者的阅读是分不开的。但是在中国的写作课堂中,学生创作的大部分文本没有进入作者和读者共生意义的阶段就搁置了。因为学生的作文通常都是为老师创作的,因此作者和读者共生文本意义的过程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学生也不再阅读自己的作文,因而无法获得对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 电池)是一种新型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由于它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和性能稳定,并且对环境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它是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纳米TiO2 薄膜是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貌对电池性能影响显著。本文通过XRD、SEM 和TEM 表征、DSSC 电池的组装、光电性能测试等,研究DSSC 电池中TiO2 薄膜的制备,其对电
本文采用氨化磁控溅射不同中间层厚度的Ga2O3/Mo薄膜的方法在硅衬底上合成了GaN和Ga2O3纳米结构。对其结构、形貌、组分和发光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其发光机制和生长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了不同生长条件对制备GaN和Ga2O3纳米结构的影响。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一维GaN纳米结构利用磁控溅射系统先在Si衬底上制备Ga2O3/Mo薄膜(Mo和Ga2O3膜的厚度分别30n
在近十几年里,在氧化物基质上生长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它们的化学物理特性可以由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相互作用来改变,引起了世界关注。特别是产生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极大的改变了它们的特性。在氧化物基质上生长的金属簇具有一些潜在的应用,比如在异质催化、气敏元件和电磁材料中有重要的应用。在这些金属一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中,以SiO2为基质的金属纳米簇广泛应用在可控非线性集成光学器件上,这些器件的三阶磁化率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