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肺癌的侵袭与转移是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随着影像医学新技术螺旋CT(spiral CT, SCT)的出现,以及肺癌 P53基因和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为肺癌的正确诊断与判断肿瘤的生长、侵袭和预后提供了有效方法。肺癌的浸润和转移是其最本质的生物学特性,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它的突变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它的阳性表达与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关。肿瘤血管生成(tumor angiogenesis)是肺癌的浸润和转移相应的前提条件,肿瘤血管生成受许多相关因子的诱导和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是促进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它主要促使血管内皮生成和血管通透性增加。P53和VEGF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判断肿瘤预后的意义。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决定螺旋CT征象,螺旋CT征象很好的反映肺癌的分级、侵袭和预后,将螺旋CT征象通过病理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连接起来,从而使探讨影像医学与肿瘤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可能。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征象及病理表现与P53、VEGF异常表达的关系。 方法:搜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65例,其中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45例,经皮穿刺活检病理证实20例。65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病人仰卧位自肺尖至双侧肋膈角一次闭气完成扫描,发现病灶后对病灶部位加做高分辨率CT扫描,其中28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剂量按1.5ml/kg体重计算,速度为3.0ml/s,延迟40s行增强扫描。术前均未经放疗和化疗。扫描采用GE Highspeed VCT及东芝Astetion螺旋CT机。术后标本全部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um连续切片,每例收集3张,一张行HE染色,其余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5例存档蜡块分别进行P53、VEG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与其CT征象(肿瘤的大小、深分叶征、纵隔淋巴结转移、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统计软件包统计处理,以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1)65例周围性肺癌中P53表达阳性例数为41,阳性表达率为63.1%, P53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细胞分化程度Ⅰ-Ⅱ级组阳性表达例数20,表达率为52.6%,Ⅲ级阳性表达例数21,表达率为77.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65例周围性肺癌中VEGF表达阳性例数45,阳性表达率为69.2%,VEGF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细胞分化程度Ⅰ-Ⅱ级组阳性表达例数22,表达率为57.9%,Ⅲ级阳性表达例数23,表达率为85.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周围型肺癌P53异常表达与肿瘤大小、CT征象中深分叶征、纵隔淋巴结转移、胸膜凹陷征相关,而与毛刺征、空泡征无相关性。 (4)周围型肺癌中VEGF异常表达与肿瘤大小,CT征象中深分叶征、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胸膜凹陷征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毛刺征、空泡征无相关性。 结论:1.周围型肺癌中P53异常表达与其病理分级显著相关,这表明P53异常表达在周围型肺癌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周围型肺癌 P53异常表达与肿瘤大小,CT征象中深分叶征、纵隔淋巴结转移、胸膜凹陷征相关,表明P53是其形成分子生物学基础。 2.周围型肺癌中VEGF异常表达与其病理分级显著相关,这表明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在周围型肺癌侵袭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周围型肺癌 VEGF异常表达与肿瘤大小,CT征象中深分叶征、纵隔淋巴结转移、胸膜凹陷征相关,表明VEGF是其形成分子生物学基础。 3.P53与VEGF异常表达具有相关性,二者在周围型肺癌某些CT征象中可能起到共同作用,可以通过检测其异常表达判断周围型肺癌侵袭性、转移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