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屋的征收和拆迁是事关人们生存基本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也关系到社会正常的运行与稳定发展。由于其中涉及到的多方主体和复杂利益,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发恶劣的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的法律一直致力于保护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合法权益,对于房屋拆迁补偿的法律规范从1953年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到2011年颁布执行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其间历经数次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是对于房屋拆迁补偿机制的完善,也是对于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合法权益保护的一大进步。尽管如此,但是在实际的房屋拆迁中侵害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本文以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为题,探讨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或避免侵害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事件发生,从而达到充分维护公民合法权利,实现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一是对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的权益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以介绍法律意义上房屋拆迁的涵义与特征为基础,从所有权、财产权、其他权益等三个方面阐述被拆迁人的权益内容,并从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总结了被拆迁人权益保护的现状。二是重点论述了房屋拆迁中被拆迁人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别从拆迁单位强势拆迁、评估机构违规评估、暴力强拆时有发生等方面描述了存在的问题,从“公共利益”界定模糊、立法保护不足、监督检查缺位和权利救济不到位等方面分析解释了被拆迁人合法权益难以获得有效保护的原因。三是探讨完善被拆迁人权益保护的对策。从提升立法等级、完善法律内容和相关程序规定入手,着力在立法上完善被拆迁人权益保护机制;以确立分类拆迁制度、明确公共利益、完善评估机制、完善补偿机制、加强住房保障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力求进一步推动房屋拆迁执行工作合法合规;建议从加强监督约束、提升监督级别、保证监督独立等方面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体系;通过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完善司法救济途径、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方面拓宽被拆迁人权利救济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