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并挖掘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的经验及用药规律,以利于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的传承,并为中医治疗CAG伴IM的临床与科研提供思路及参考。方法:收集刘启泉教授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CAG伴IM的有效病案286例,录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所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利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刘启泉教授治疗CAG伴IM的用药规律及常用处方的药物特点,探索治疗CAG伴IM的新思路、新方法。结果:1基本情况:286例患者中,男性145例,女性141例;年龄集中在50-69岁之间;临床症状排前3位的是胃胀、胃痛和嗳气;舌脉以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为主;根据西医疾病分类,CAG伴轻、中度IM者较多,伴有糜烂者有174例;根据中医疾病分类,胃痞者为172例,胃脘痛者为114例;根据中医证型分类,胃络瘀阻证最多,其次为脾胃湿热证。2处方分析:中药“四气”统计结果显示,温性和寒性药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8.02%、35.56%;中药“五味”统计结果显示,苦味药和辛味药使用比例较高,分别为36.19%、33.40%;药物归经统计结果显示,以脾、胃、肝三经频次最高;处方中使用频次在40次以上的药物有44味,按功效分类,共计使用14类药,其中清热药和理气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养阴药和安神药;关联规则分析中,通过支持度的不断上升,得到8味核心药物,包括石菖蒲、郁金、百合、白芍、延胡索、茯苓、当归、蒲公英;在关联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得到3-5味新方聚类核心组合,通过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得到治疗CAG伴IM的9首新处方。结论: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出刘启泉教授治疗CAG伴IM临证用药多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认为热毒血瘀是病机关键,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贯穿始终,同时不忘顾护阴液及情志的调护。并开发出9首治疗CAG伴IM的新处方,推动了刘启泉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与创新。2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及组方规律进行统计,为深入分析和挖掘刘启泉教授治疗CAG伴IM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助于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的总结与传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