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催眠从其一出现起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纱。愈演愈烈的催眠舞台秀更让广大观众叹为观止。一方面,这些不寻常的催眠现象在吸引大众眼球的同时,却增加了催眠与大众的距离感;另一方面,催眠在治疗领域中所发挥的特殊效用,又使它贴近了大众的生活。“亦真亦假”四个字似乎可以概括大众对于催眠的了解,而实际上,催眠现象的真假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和医学界,并进而引发了研究者们的相继探索。在以往的催眠研究中,学者们对于催眠现象的真假性持不同的态度,但有个共同点是,先前的研究未能把感觉从知觉加工中分离出来,因此无法获知被试的感觉与知觉之间的对应关系。针对以往研究对于催眠反应进行探讨的间接性和不完整性,本研究拟结合负性视幻觉暗示、眼动以及新的研究范式,对被试的感觉输入、知觉体验、以及被试对知觉体验的主观报告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探讨催眠现象的本质,为建构更完整的催眠理论提供途径。本研究为两因素混合设计,包含两个实验,实验一的目的在于考察催眠暗示对于感觉输入的影响;实验二的目的在于考察这种影响的实质及其发生的内在机制。两个实验的实验程序具有连贯性,参加两个实验的被试相同。本研究设置一个实验组(催眠组),两个控制组(控一组、控二组,两组均为清醒组)。向实验组、控一组呈现的实验材料为同时包含三个三角形的图片,三个三角形对应着研究所需考察的位于屏幕左、中、右的三个兴趣区;而向控二组呈现的实验材料与前者的唯一不同,是缺少其中任意的一个三角形,但是存在的两个三角形和缺失的一个三角形仍然对应着三个兴趣区。通过将实验组分别与控一组、控二组进行比较,从而考察负性视幻觉暗示所诱发的催眠现象与两种实际情况的差异。实验一中,实验组在接受催眠诱导及负性视幻觉暗示的条件下完成图形识别任务(报告所见三角形的数量、颜色及相对位置),而两个控制组被试则是在清醒状态下完成相同的任务,分别记录三个组的眼动数据及被试的主观报告。实验二中,一个黑点每隔2.5秒在原有图片上呈现,每次呈现时间为1秒,要求被试根据黑点出现的位置完成选择性按键反应任务,分别记录三组被试的主观报告、眼动数据及行为指标。因此,针对实验组和控一组,进行2(条件组别)×3(兴趣区:左、中、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针对实验组和控二组,进行2(条件组别)×2(兴趣区:看见、未见)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实验一结果:虽然催眠组与控二组的眼动数据并不完全一致,但是较它与控一组(实际看见了三个三角形)之间的差异而言,催眠组的情况仍然更接近于(实际只看见两个三角形)控二组。具体如下:催眠组与控二组的相同之处——在“未见”兴趣区的注视点个数上无差异(F1,12=0.48,P>0.05);“看见”兴趣区的注视点个数均大于“未见”兴趣区的注视点个数(F1,12=53.341,P<0.001)。催眠组与控二组的不同之处——控二组“看见”兴趣区的注视点个数要显著大于催眠组“看见”兴趣区的注视点个数(F1,12=14.92,P<0.01)。催眠组与控一组的差异——催眠组“未见”兴趣区的注视点个数、注视点总时间都要显著少于控一组相对应位置的“兴趣区”;而催眠组“看见”兴趣区的注视点个数、注视点总时间与控一组相对应位置“兴趣区”之间的差异,则因具体位置(兴趣区在中央或边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总的来说,实验组“看见”兴趣区的注视点个数、注视点总时间都不小于或者显著大于控一组。实验二结果:实验二中考察的是黑点出现在屏幕上时(共24个trial)的眼动数据。结果发现,实验组与控一组、控二组在眼动数据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实验组与控一组的差异,与实验一中的情况相似。但实验组与控二组的异同却与实验一的结果有显著不同——在“未见”兴趣区上,实验组的注视点个数(F1,12=23.79,P<0.001)、注视点总时间(F1,12=27.81,P<0.001)、注视点平均时间(F1,12=7.89,P<0.05)都要显著少于控二组;在“看见”兴趣区上,实验组与控二组的注视点个数(F1,12=0.03,P>0.05)、注视点总时间无显著差异(F1,12=1.74,P>0.05),实验组的注视点平均时间显著大于控二组(F1,12=12.66,P<0.05)。由于实验一、二已可以充分证明催眠组与控一组在感觉输入上存在显著不同,因此只对催眠组与控二组的行为反应数据进行比较,但将控一组三个兴趣区之间的行为反应数据进行内部对比,以作为参考。控一组被试在三个兴趣区上的正确反应次数、错误反应次数、无反应次数均无显著差异,但是正确反应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2,14=4.225,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被试在中兴趣区上的反应时要短于左、右兴趣区的反应时,而左、右兴趣区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与控二组的行为反应数据相比较——实验组:“看见”兴趣区的正确反应次数要显著高于“未见”兴趣区,且正确反应的反应时也要显著短于“未见”兴趣区,相应的,“看见”兴趣区的错误反应次数、无反应次数都要显著少于“未见”兴趣区。而控二组则完全呈现了不一样的状况,除“看见”兴趣区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未见”兴趣区外,其“看见”兴趣区和“未见”兴趣区在正确反应、错误反应、无反应的反应次数上均无显著差异。综合本研究的结果可发现,负性视幻觉催眠暗示的确对感觉输入产生了影响(实验一),这与催眠组被试的主观报告是一致的。但是此时的感觉输入仍然不能等同于图形真正缺失时的感觉输入(实验二),这一方面表现在控制组被试的注视点会跟随黑点的移动自动落入到无图形的区域,而催眠组被试的注视点却会回避落入到有图形但自身报告看不见的区域,虽然这种回避并没有为被试自身所意识到。而另一方面表现在催眠组和控制组在行为反应上存在差异,这是直接受被试的知觉加工所影响的。本研究提示,就催眠性幻觉而言,催眠暗示可能是直接作用于个体的知觉加工,从而调动了被试无意识的阻抗,进而改变了个体感觉输入的范围,但并非“视而不见”。所以,催眠现象不具有客观真实性,但对被试而言,催眠现象却具有主观上的真实性,是一种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