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更体现在内容上。所以译者在做相关翻译时遇到的困难也会比较多。因此,为了能够对诗歌和翻译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得不使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来应对。译者的工作就不再仅仅是翻译了,有时也要进行必要的美化和装饰,这也正是诗歌翻译需要达到的境界。就本文来说,作者试图通过比较研究李白诗歌翻译中的陌生化。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诗仙”之称,可见其在用诗歌表情达意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鉴于李白在中国诗歌界享有盛名,本文将就其所写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文本的论据。当然,李白一生写了很多广为人知的诗,如何从中选择比较适合本文需要的研究对象就变得尤其重要了。在选择诗歌方面,作者也对其中许多其优秀作品作了阅读和欣赏,而最终选为本文范例的诗也经过了作者的再三考虑。在翻译研究领域,有很多翻译策略被大家所熟知。那通过对同一首诗的不同英语版本的比较和对比,作者试图与读者探讨哪一版本更加符合读者的期待和需要。诗歌及其翻译若满足了读者对诗歌的审美要求,那么该版本将被读者轻松接受,否则则不然。陌生化作为诗歌创作者和译者经常使用的翻译策略之一,一直以来就被大家所重视。本文将就其概念、本质和在李白诗歌中字、词、句和修辞层面的使用作一个较全面和细致的分析。陌生化赋予诗歌以灵性,让诗歌更加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同时也点缀了译作的形式和内容。为了了解诗歌及其翻译如何在各个层面实现其陌生化效果,作者将引用多首李白的诗歌和不同翻译版本来进行研究和探讨。陌生化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让读者对李白的诗歌有了多元化的理解,尤其是国外读者。如果其译作将可以像原作一样被读者所欣赏和接受,诗歌的美学功能也将在读者想象中被再现。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些诗歌,提高诗歌翻译的质量,希望能对翻译策略有一定研究作用,同时也希望李白诗歌中展现的中国文化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满足其审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