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画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已经向我们证明,儿童文学不仅是“写给儿童”的,还是“写儿童”的,它伴随着儿童的“发现”而诞生,并因此而成为表现儿童、认识儿童的一个直观的窗口,在这一点上,没有哪一个思想家的定义或描述比得上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儿童形象更具体、更生动。如同画家可以用图画表现一个人的独特气质,这些经典的儿童形象,也是儿童文学创作者们用文字为儿童绘制的一幅幅精彩画像。在儿童文学的各类体裁中,幻想小说是很重要、也是主要的一脉,它的出现以及它新的结构样式都与儿童自身有着必然而紧密的联系:正是被“发现”的儿童自身“创造”了这种新的文学形式。因此幻想小说在塑造儿童形象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选取幻想小说中以儿童为主人公的经典作品作为范本,在分析其结构样式的基础上,考察它们“怎样塑造儿童形象”,同时通过对具体人物的分析来体验它们“塑造了怎样的儿童形象”,以此透视幻想小说对儿童的发现、认识和呈现。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探讨幻想小说在塑造儿童形象上的独特优势,通过两组对比来完成,从“幻想”的角度,与童话中的类型化人物相比,发现幻想小说第一次呈现出现代的儿童形象;从“小说”的角度,与现实主义儿童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作对比,发现幻想小说在挖掘和呈现儿童心性上的不可替代性。第二部分是对具体儿童形象的分析,立足作品,考察其对儿童面目几个不同层次和面向的展现。第三部分论述这些儿童形象带来的一些思考,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儿童与成人关系的探讨。儿童文学从来不是孤立地写儿童,它的背后始终有一个成人的形象。对儿童的认识归根究底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二是在此基础上展现一个困惑:童年真的会消逝吗?参照尼尔·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的观点以及佩里·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中的相关论述对此展开讨论。
其他文献
党“十九大”首次将垃圾分类议题写入报告,传统的分类垃圾箱已无法满足城市垃圾分类的需要。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资源的浪费迫使垃圾分类需求日益强烈,合理分配垃圾资源是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广告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拓展,广告日益国际化。勿庸置疑,广告和广告翻译越来越重要。本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随着世界行刑社会化趋势的发展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出台,社区矫正的地位进一步提高,适用范围逐步扩大。首先对社区矫正的概念进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兴建了多个与非遗主题相关的展览馆,旨在保护和宣传各地特色。现有的非遗馆,多数依附于大型的博物馆,通常展馆内一个大的展陈空间即非遗项目中物质载体的
进入新的时代,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的增加,职业教育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社会培养有一定专业文化知识,有技能特长,适应时代需求,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开展了稻茬小麦播种方式试验,通过定株和定点调查,对免耕机械条播、机耕机旋播种、机耕人工浅播下的稻茬小麦分蘖成穗和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探明了
神话不断呈现着一种流动的变化,研究"牛郎织女"的神话,探讨其原始的内容及意义,梳理该神话的流传及其演变非常重要。由于宗教观念、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牛郎织女"
<正>2009年,粤剧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近日,倪惠英院长、田沁鑫导演和广州粤剧院精心打造的传统粤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