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提供合格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经济全球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使得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密切,也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大学制度的落实还是科学知识的推广都要具体反映到课程的开设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内容的国际化。
农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农业全球化和科技化的全球趋势还不相适应,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也还有一定差距。作为专业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承载了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农业院校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因此,笔者希望以课程国际化理论为指导,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课程国际化发展的若干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探讨,试图构建体现时代需要且符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国际化体系。
本文选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两所高校,通过对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三大群体的问卷调查以及相关访谈,从课程目标的国际化、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实施的国际化、课程合作的国际化、课程评价和管理的国际化五个方面对研究生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实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课程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所要研究和解决的基本问题。针对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经验,分别从政府的宏观管理、高校的微观管理、师生的自我管理三个角度,对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课程国际化提出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