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乡土小说的后期创作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es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的阎连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便对豫西这块苦难深重的土地极为关注,坚守乡村苦难的书写,凭借中篇小说《两程故里》崭露头角后开始了其备受读者青睐的现实主义乡土小说创作,但却因其创作初期的“文运不佳”未能在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被中国当代文学界广泛接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传统现实主义乡土小说创作重复、泛化的困境中,阎连科急切地求新求变,在象征着与庸俗现实主义宣战的作品《最后一名女知青》的初探后,开始了其独具异彩的“神实主义”的乡土小说后期创作,苦难主题深化书写的同时叙述风格发生了极大了转变。阎连科于2011年提出了“神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即在创作中摒弃固有真实生活的表面逻辑关系,去探求一种“不存在”的真实,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神实主义”不仅是对其九十年代以来乡土小说创作追寻的恰当概述,而且描绘了阎连科日后乡土小说创作的蓝图。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阎连科乡土小说创作的概述。在简要论述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发展历程与内涵演变的基础上,勾勒了阎连科以“瑶沟系列”和“耙耧系列”为代表的乡土小说创作图景,指明作家乡土小说后期创作中“神实主义”的艺术追寻。第二部分解读阎连科乡土小说后期创作中苦难主题的坚守与深化,结合具体作品探析其苦难主题中的主流书写即“残病魔咒”与“权力氤氲”,解读作家对苦难中抗争精神的崇敬之心与对乡村权利私有化统摄下的“劳苦人”的哀婉之情。第三部分探讨阎连科乡土小说后期创作中叙述风格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对“耙耧系列”多样化的文体特征、寓言化的书写方式及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等三方面的探析,进一步明确作家“神实主义”创作理念指导下乡土小说创作的多变性与独特性。
其他文献
姜树民,辽宁省名中医,曾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急诊科主任,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李玉奇、周学文两位先师,精研脾胃病三十余载,临床经验颇丰,作者随师学习多年,并将导
西汉初期的社会正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新兴的大汉帝国急需得到巩固,构建统一、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成为汉初思想家的重要课题。贾谊是汉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杰出
1988年,我国启动了住房制度改革,从此逐渐结束住房分配转而进入住房商品化时代。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再到不断扩大,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普通百姓实现安居乐业的成
“整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理解分数、小数以及运算的前提,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其他部分知识起着铺垫的作用。因此,此部分知识在整个小学的教学中起着至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甚至提出教育是国家的第一道防线。地理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地理教
目的:测定中心静脉置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不同血管通路的再循环(Ret%),尿素减少率(URR)及尿素清除指数(Kt/V),比较不同血管通路再循环的大小并评价其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①选
2007年因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重新激活了学术界对经济危机理论的讨论。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此次的学术交锋中,新古典经济学由于在对危机根源解释上的闪烁其辞引
“大而不强”和“低端锁定”,是阻碍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严重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背景下,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继续扩大我国与发达
观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是一项“痛并快乐”的活动。其作品的冗长、多义让人“痛苦”,然而诗一般的美感又让人欲罢不能。笔者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展开对塔可夫斯基电影美学特质的
语文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传递着祖国丰富的文化,传承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既然语文本身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学生就要努力的学好它,然而这种文化与精神的传递单单依靠教师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