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通信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技术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x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见光通信利用发光二极管提供无线网络连接,凭借宽带宽、高可靠、低成本、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等优点正逐步赢得学术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可见光通信通过高频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传输信息,接收端通过传感器接收光信号实现传输信息,调节信号的振幅实现调光控制。近年来,研究人员为提升系统性能,提出众多通信传输方案,本文主要围绕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光控制、基于预处理的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的通信传输系统以及该系统的调光控制方案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提出可调光方案。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方案具有高载波利用率,因此,对其进行融合可变开关键控的调光控制,通过调整可变开关键控占空比实现调光控制。融合调光控制的过程中,利用傅里叶变换性质,使可变开关键控不对信号传输带来干扰。在该方案中,融合可变开关键控将会使发送信号超出线性范围,提出时间选择性偏置,最终实现系统的调光控制与通信双重功能。仿真结果证实该调光方案可以实现较宽范围的调光,且不会信号传输造成影响。(2)虽然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能够提高系统的载波利用率,但在接收端,位于偶数子载波虚部的脉冲幅度调制离散多音存在噪声干扰,须引入噪声重构后才可接收,造成接收端复杂度增高。为消除接收端的干扰,本文提出基于预处理的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在发送端,利用发送信号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将削波噪声优先计算出,并且添加在发送端信息中,与在接收端产生的噪声相抵消,最终实现接收端两路信号之间无干扰,接收端可同时检测出两路信号且降低接收端系统复杂度。仿真结果证实该系统在实现接收端低复杂度的前提下,系统误码率性能不变。(3)本文提出的基于预处理的混合非对称限度光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其接收端具有低复杂度的优点,对该方案提出调光控制,以实现调光控制方案的低复杂度接收。与可调光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一样,本调光方案也利用安全性更高的可变开关键控进行调光控制,添加适当的时间选择性偏置,使得最终调光信号满足线性要求,最终实现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通信与调光控制功能。通过对本方案与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光控制方案之间的仿真对比分析可知,该方案在误码率性能上与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方案一样优良,相对于可调光混合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本方案接收端复杂度更低,接收设备续航能力更强。
其他文献
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因其较大的表面积和独特的电子性质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研究人员发现二维材料在自旋电子学、光电子学、场效应管、探测器、传感器、量子器件、太阳能电池等众多科学领域均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在进一步探索二维材料的新特性的进程中,超薄的二维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及其器件的研究受到青睐。这些不同二维材料以层间微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显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长期面临粮食短缺的压力。诸多类型的农业灾害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其中,农作物虫害为主要灾害之一。粘虫(Mythimna separata)是我国农田主要咀嚼式害虫之一,它为害时间长且范围广,严重损害了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控制粘虫灾害,大量的化学农药不断投入使用。由于传统化学农药利用率低,极易流失到周围环境当中,对环境以及非靶向生物
认知无线电因可提高频谱利用率,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如何有效识别已授权用户发送信号的调制类型,对频谱感知性能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且调制识别作为信号检测和信号解调的中间步骤,是保障可靠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主要研究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多种单载波数字调制信号的调制识别。首先,通过分析不同数字调制信号的高阶累积量理论值,可知在较少先验信息下,提取信号序列的二、四、六、八阶累积量对
藏药绿萝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根据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现绿萝花水提物中含有29种物质,其中包括多酚、多糖和黄酮类,具有降低血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前期实验表明绿萝花水提物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高血糖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然而调节肠道菌群与改善糖代谢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以及基于肠道菌群探讨绿萝花水提物对于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尚未进行研究。因此,本实验在此基础上,以绿萝花水提物作为研究对象
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各类生物数据井喷式出现,通过高效的算法来挖掘各类数据成为研究热点,从而衍生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利用计算方法对蛋白质网络中生物模块的提取和疾病系统的构建,有利于低成本地研究蛋白靶向关系和疾病机制。复杂网络中成熟的社区检测技术为蛋白网络的功能模块获取提供了研究基础,而且基于局部适应度的思想可以研究重叠属性的蛋白网络。基于蛋白质重叠复合物的功能模块挖掘和分
近年来,多智能体系统广泛应用于多个与控制相关学科的交叉领域,已成为当前控制与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多智能体系统的诸多研究问题中,一致性问题占主导地位。随着一致性研究的发展,传统一致性的研究已经无法应对实际环境的变化和需要,分群一致性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加高效的解决一致性性能问题,出现众多新颖的控制方法,其中事件触发脉冲控制方法是一种比以往的事件触发控制方法更新型、更加有效的现代控制方法,并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定位技术可以分为针对局部空间内高精度的室内定位和针对室外广阔空间的卫星定位。室内定位即在室内环境中利用既有蜂窝网络或特定部署的无线节点网络进行定位,卫星定位则是利用定位导航卫星或近地侦察卫星对地球表面的物体进行有源定位导航和无源非合作定位追踪。针对这两种场景,论文研究了对目标物体进行定位测姿的高效算法和进行无源追踪的确定性算法。(1)刚体定位可以应用于虚拟现实使用的头盔、室内智
PTIP(pax transactivation domain-interacting protein)是体内B细胞活化和发育所必需的体液免疫的许可因子,B细胞特异性敲除PTIP基因会引起B细胞亚群的发育障碍并影响体内天然抗体和免疫后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近年来关于B细胞影响机体代谢的研究多聚焦于B细胞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而在正常饮食条件下,B细胞对机体糖代谢和脂肪稳态的
二维材料以其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能,成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先进的生长工艺和表面改性技术对改善二维材料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其特定性能开辟了新的维度,有望促进二维材料在下一代电子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化学气相沉积(CVD)合金化或者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如刻蚀、掺杂和插层等)可以显著提高二维材料的电学、光学等性能。但是,目前已知的生长工艺存在反应条件苛刻、所制备样品尺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将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部署到无线网络边缘,以处理资源密集型和时延敏感型应用任务,解决了云计算在通信资源占有量高、任务处理时延长、终端用户设备能耗大等方面的问题。用户可以通过计算迁移技术将任务卸载到边缘服务器上处理,以满足应用任务对于低时延、低能耗的处理要求。随着MEC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设计一种高效率、高性能且满足应用任务服务质量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