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2000年开始实行的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近8年以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已使退耕区域土地利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应。本文选择滇东北喀斯特地区的彝良县为研究实例,基于彝良县2000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运用GIS技术、模型模拟、综合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综合集成,主要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1)分析彝良县2000~2008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并着重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彝良县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定量分析评价彝良县近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合理性程度。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彝良县2000~2008年的8年间,总体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各个地类间的相互转化集中体现在耕地、园地、林地和荒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中又以耕地和林地之间、林地和荒草地之间的转化为主。彝良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同时也在毁林开荒。2000 ~ 2008年耕地退为林地、园地和荒草地的面积(即生态退耕面积)合计达27600.32 hm2,其中耕地退为林地25331.34 hm2;而同期林地转为耕地的面积达20198.37 hm2。这种一边实施退耕还林、一边又大量毁林开垦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彝良县2000~2008年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实际退耕的<25°耕地达21814.92 hm2,占总退耕面积的79.04%;而退掉的>25°陡坡耕地只占总退耕面积的20.96%。2、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近8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县域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由于毁林开垦现象的严重存在,全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幅远低于GDP的增幅,这主要与毁林开垦有关。此外,尽管全县实施了近8年的退耕还林工程,但坡耕地依然增加了5554.87 hm2。与此同时,梯田和梯地面积分别增加1556.42 hm2和10684.19 hm2,使坡耕地的梯田(梯地)化率也同期大幅度提高。3、土地利用变化的合理性程度.。全县所有地类转化的总面积为104054.62 hm2,其中,转化合理的面积为60556.30 hm2,不合理的面积为43498.32 hm2。相应地,近8年总体土地利用变化的合理度(RD值)为58.20 %,而不合理度(UD值)为41.80 %,其合理度等级属于“低度不合理”级。总体上分析,彝良县近8年来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既有合理的部分,如部分陡坡耕地的生态退耕、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等,但不合理性亦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生态退耕地近80%属于“不该退”的宜耕地,其中质量较好的平田、平旱地、梯田和梯地合计被退了1044.32 hm2,占生态退耕总量的3.78%。此外,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同时,却又出现较为突出的毁林开垦现象,不仅毁林开垦规模大(达12225.61 hm2),而且其中的3/4以上属于>25°林地转为陡坡耕地和<25°林地转为没有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坡耕地。这些问题的突出存在,使彝良县近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合理性程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