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政者,正也”,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天下一统于居正之王者,而后德位合,名分定,僭越息。好的政治秩序是人人各得其所,各守其分。春秋礼崩乐坏之世,政治生活显露出残酷一面,普遍之僭越乃其表现形式。匡正此无道与僭越,使政复归于正是孔子孜孜以求的。孔门师弟与季氏政权有过多次交往,与僭越者——季氏之交往是正政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交往过程涵摄了僭越与名分、德与位、政与正的问题。僭名越位即是德位之不相称,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者,正也”,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天下一统于居正之王者,而后德位合,名分定,僭越息。好的政治秩序是人人各得其所,各守其分。春秋礼崩乐坏之世,政治生活显露出残酷一面,普遍之僭越乃其表现形式。匡正此无道与僭越,使政复归于正是孔子孜孜以求的。孔门师弟与季氏政权有过多次交往,与僭越者——季氏之交往是正政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交往过程涵摄了僭越与名分、德与位、政与正的问题。僭名越位即是德位之不相称,孔子之正名即是欲复此德与位之一致。然而,孔门师弟之现实身份——其与生俱来的“名分”却制约着其匡政的功效。仕与不仕引出了师徒之间以及弟子之间在具体政治实践中的差别,同时关涉孔子正政之功是否或如何可能以及孔子本人“行事之深切著明”与其“空言”之间的关系。
论文立足于史事,从孔子之出仕、指导弟子入仕、书写等面向对其正政进行论说,呈现政治实践中孔子之现实身份与精神身位之间的连续性与超越性,展示孔门匡政之可能与限度。孔子与季氏交往之目的、所取得的效果在受质疑的过程中,引出的是孔子有德无位面临的困境。与此共生的则是“护教”一脉之思想叙说。就儒门内部来讲,同是“护教”之说的背后却隐藏着孔子的两种精神身位——“先师”和“素王”——之争。今文学家眼中之孔子与季氏之“交往”,引发了孔子对周礼损益的正当性以及“求变之正”是否僭越时王、时君的问题。文章以同时适用于季氏和孔子的“僭越”为主线索,分疏两种“僭越”的关联与差异,凸显出“德”在差异处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德与位关系的变动,“德位合一”与“有德无位”两种理想人格类型之解析,引出对政治正当性的相关讨论。
从经典世界中走出来的“孔门与季氏交往”是一个政治事件、生活事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史事件。倘若孔子与季氏交往无碍,那么如何交往的问题不仅具有“典范”性亦具政治哲学上的意义;倘若与季氏交往总有让儒生感到不安的地方,那么揭示背后的思想动机与内容也是理解儒家政治哲学的节点之一,同时,亦不失为窥探孔子思想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一个门径。
其他文献
客观性(objectivity)概念是表达和评判世界的实在性与知识的真理性的关键标准。关于这个概念,一个根本的诱惑是设定一个人类认识和行动之外的“实在”来保证客观性。然而,这种形而上学的客观性概念面临着很多荒谬的结论。作为对其的一种回应,感觉材料理论提出,无法把握那些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而只能从直接显现的感觉(sense)与知觉(perception)中找到经验知识得以奠基的基础。但
20世纪初,古典经验主义借助逻辑和数学的力量获得了新生,现代经验主义哲学家重新开始以经验为基础,借助分析的力量寻求确定性的知识。感觉材料论正是现代经验主义的典型代表,它继承和发展了近代时期的哲学精神,主张知识应该建立在一个确定无疑的基础之上,逻辑是从这个基础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然而,看似合理的认识方式在论证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包括赖尔、奥斯汀、塞拉斯在内的一批语言哲学家对感觉材料论进行了批判,
本文是从梅洛-庞蒂在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展现的“世界”概念着手,梳理“世界”概念的演变,希求能够借此窥探梅洛-庞蒂思想的内核,并进而阐明“世界”概念正是梅洛-庞蒂思想的“珍宝所”。如何来体现梅洛-庞蒂对“世界”概念的重视呢?本文选了梅洛-庞蒂前后三个时期的代表性论著来说明。它们是《知觉现象学》、《知觉的世界》、《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以此为依据,这篇论文分成了三个核心章节进行阐述。 首章是围绕
亚里斯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求知起源于人对于世界的困惑。从远古时代到今天,几千年过去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许多困惑都已烟消云散。从神话寓言、经验总结、哲学思辨、再到科学研究,人类对于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全面和精确。在人类知识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研究几乎渗透到一切存在领域。在所到之处,它驱除神话和寓言,以精确清晰的语言取代混沌笼统的玄思,用统一的理论解释繁复的现象。然而,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始终顽强抵
百年以来伯恩施坦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叛徒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教父出现在理论视野和现实语境中。鉴于伯恩施坦在东西方社会主义理论中截然不同的异质评价和当代社会规划中的标杆意义,重新审视伯恩施坦的理论观点、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对于厘清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歧与诠释标准以及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条件下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得失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伯恩施坦较之于其他马克思主
西方“列宁学”是“二战”以后逐步兴起的一种资产阶级社会学术思潮。在这一思潮中,西方“列宁学”家打着“科学”研究列宁和列宁主义的旗号,广泛讨论了列宁各个时期的著作。在他们的讨论中,《哲学笔记》作为列宁一生中最重要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备受他们关注。围绕着列宁的《哲学笔记》,西方“列宁学”家在上个世纪后半期掀起了一股颇为壮观的列宁哲学思想研究热潮。他们在收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列宁的《哲学
葛兰西的整体论的科学观在受到了克罗齐的精神哲学的启发后通过对科学实践的深入认识逐渐建构起来。他吸收了克罗齐的历史学和实践哲学的合理内核,并批判同时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解释路径,倡导用历史辩证法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达到历史与实践、自然与社会、实在与理论的有机统一,这也是他的“实践哲学”的实质。他把这种思想内化到整体论的科学观之中,并运用整体论的科学观对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胡居仁儒学思想”。儒家思想是长期影响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胡居仁的儒学思想进行研究,就是关于胡居仁对于儒学概念的理解、儒学知识的诠释和历史功用的评价。本论文选取了明初理学大师胡居仁在理气心性、主敬思想、易学哲学、佛道批判、圣贤境界、教育思想和伦理政治等有代表性的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胡居仁关于儒学的理解、诠释和评价方面的文献进行搜集、分辨、整
姚广孝以在燕王朱棣夺取帝位的“靖难之役”中“论功第一”而闻名于世,同时在宗教、文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也有突出表现,为元末明初的杰出僧人。本文通过发掘与利用姚广孝的诗文、著述,以及碑刻、实录、文集等原始史料,对姚广孝的生平与交往进行了全面研究,对各种以讹传讹的史事进行了考辨,澄清了许多基本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主要包括: 1.利用新发现的姚广孝所撰《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记》,补充与完善了《相城小志
20世纪总体上却是一个拒斥形而上学而强调分析实证的时代,然而就在人们拒斥形而上学的同时,形而上学对20世纪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非常重要的。新的世纪哲学界的状况已不同于上个世纪,自上世纪以来,先是逻辑实证主义方法出现了松动的迹象,蒯因和斯特劳森都从分析哲学内部开始向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回诉,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最终失去了新颖性。这些都预示了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复兴的希望。更为重要的是,当人们成醉于了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