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到1939年用英文创作的长篇小说。林语堂积极地向西方普及中国经典文学,并热衷于把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告诉世人。他的著作给存在文化差异的东西方架起了一座桥梁,而Moment in Peking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书中把一幅中国民俗文化的壮观全景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小说先后由张振玉和郁飞译成中文。很多学者以张的译本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视角宏观地研究了其中的文化翻译,而以张和郁两个译本为对象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两译本中民俗翻译的对比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中国民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沉淀,多彩的民俗正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研究民俗翻译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对中外文化交流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借鉴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对于民俗的分类,尝试从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顺应论视角对比研究Moment in Peking两译本的民俗翻译。Verschueren顺应论的核心是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和顺应的动态过程。该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是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它有四个分析维度:即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翻译是语言使用的复杂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译者及其翻译策略受到语言内部和外部各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适当的选择。因此,翻译也是一个在语言各层次上动态的选择过程。基于此,本文将Moment in Peking译本的民俗翻译置于顺应论的系统框架下进行研究,比较两位译者如何动态地选择顺应不同因素来翻译中国民俗文化,并以此证明顺应论对民俗翻译强大的解释力,希望能为文学翻译开辟新途径。本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全文的结构。第二章介绍Moment in Peking及其作者林语堂,林语堂的语言特点,小说的两个中译本和两位译者的语言特点,前人对该小说译本的研究。第三章介绍民俗概念和民俗翻译,并对Moment in Peking中的涉及到的民俗进行分类。第四章阐述顺应论,指出翻译实际上是译者选择顺应的过程。第五章在顺应论理论框架指导下分析Moment inPeking两译本中各类民俗的翻译,比较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动态顺应不同因素以实现其翻译目的。第六章是结论。本文通过对比研究Moment in Peking两个中译本的民俗翻译,提出在顺应论视角下的民俗翻译模式:民俗翻译本质上是为实现中西文化沟通不断进行语言选择从而顺应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动态过程。因此,顺应论对民俗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