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乳是人类早期的最佳营养品与免疫剂,新生儿母乳喂养是公认的最佳喂养方式,对母婴均极为有益。母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的感染率;母乳喂养有助于防止妇女产后出血;促进产后身体恢复;降低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而且母乳喂养对家庭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当前由于环境污染,精神因素的影响以及剖宫产率的增加,在我国妇女尤其是城市妇女中产后缺乳非常常见,且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西医学认为乳汁分泌与妇女乳腺的发育、胎盘功能及全身情况有密切关系。此外,产后营养不良、精神紧张,可影响丘脑下部,致使垂体前叶催乳激素分泌减少,因而乳汁不分泌或分泌减少。据报道,全国≤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为65.3%,混合喂养率为28.7%,人工喂养为6.0%;≤6月婴儿母乳喂养率仅为49.2%,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4.0%和6.8%,即约有近一半的婴儿没有得到纯母乳喂养或几乎纯母乳喂养。城市≤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情况稍好于农村,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1.9%和48.5%。如何解决产后母乳分泌不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妇女产后身体的恢复及家庭的和谐,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也是我们应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来观察应用推拿对促进妇女产后泌乳的临床疗效,探索推拿在治疗妇女产后疾病的组方原则,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后缺乳妇女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spss13.0版统计软件包生成随机数字表,输出随机分组及随机号,装信封备用,按病例纳入顺序拆开信封确定分组。随机分为康复推拿治疗组(手法组)和传统护理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罗凛教授主编的产后康复推拿手法,每次治疗15分钟,每天1次,治疗由经培训合格的医生一人施术,连续治疗3天;对照组选用猪蹄通草汤,煎至300ml,早晚2次均量分服,连续服用3天。两组分别在治疗前第一天和治疗后第三天记录24小时新生儿人工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容量、新生儿大小便次数、产妇泌乳量的改善程度、乳房的充盈程度、早晨餐前抽血测定泌乳素等指标。应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 X2检验,四格表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有序分类资料采用Radit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结果本研究表明,推拿在改善泌乳量、乳房充盈程度、泌乳素,降低新生儿人工喂养次数,增加新生儿人工喂养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大小便次数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经治疗后,两组间泌乳量改善程度的分级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对改善泌乳量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乳房充盈改善程度的分级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对改善乳房充盈程度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泌乳素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临床观察中发现泌乳素值在治疗后第4天较第1天升高,推测可能是手法治疗促进了泌乳素的升高。治疗后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体重增加较对照组更明显,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有效29例,占总例数的96%,对照组有效21例,占总例数的70%,经Ridit分析,两组产妇临床治愈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推拿促进妇女产后泌乳疗效肯定,推拿可以改善产妇乳房充盈程度,提高产妇泌乳量及泌乳素水平,增加新生儿体重。该方法操作简便,对机体无副作用,易于接受,易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