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逐渐成为新经济模式重要支柱的今天,通过技术创新,以自身拥有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形成受专利法保护的技术垄断,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从战略角度就如何利用专利资源进行研究,使专利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济价值层面,首先运用概念模型分析企业专利技术从创新研发、专利申请,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直至经济寿命终止的整个过程中,其成本、收益的构成与变化情况,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数学推导,研究得到影响专利技术经济价值实现的一些主要指标,并进一步将其归纳为法律、技术和市场三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70多家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开展实证调查,就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予以了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对专利技术进行价值评估的各种研究,设计“现期收益率”和“收益成长能力系数”指标,给出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具体方法,分别用来评价企业专利技术在短期和中长期实现经济收益的能力,既客观反映了其当前价值,同时注重考量收益的持续性和发展性。而通过由知识产权局、高校、资产评估以及专利企业中相关领域专家的评价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还能够提供“收益成长能力系数”的各项指标的参考权重值。以“现期收益率”和“收益成长能力系数”为评价参数,进一步构建起针对经济价值特点的专利技术的分类矩阵模型,将企业专利技术分为问题型(低现期收益率,低收益成长能力)、短期型(高现期收益率,低收益成长能力)、成长型(低现期收益率,高收益成长能力)和优质型(高现期收益率,高收益成长能力)四类,总结、归纳它们在收益能力上的特点和存在主要问题,从而能帮助企业更全面地认识自身专利资源的经济价值,为采取针对性的专利战略选择提供依据。最后,结合不同战略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10种主要专利战略在专利技术经济价值实现过程中对其成本、收益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前提下,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和专利技术收益能力特点的企业专利战略选择的建议,包括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予以考虑的风险、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战略组合等其他重要因素。此外,还进一步总结了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和价值分类模型的企业专利战略选择的一般决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