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纵观历史,无论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还是近代的民主革命,以及当代的现实要求,民生一直是关注的重点,而民生也不仅仅是一些民生问题以及民生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民生与政治的紧密结合,历来被放在了政治的高度,不仅将民生作为治国的方略,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执政理念,这便是民生政治。而在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的逐步推进,社会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是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不断的增长,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服务,同时社会进入转型期后,社会的分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有限的公共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这就带来了很多的民生问题。这些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经济问题,更是一系列的政治社会问题,更成为了我国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能否有效的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的需求,从政治的层面上讲就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事关执政党合法性的大问题,因此,民生问题就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不能不重视的政治问题。 作为中国基层政府的县级政府,其基本的公共政策,资源配置等更是直接与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尤其是资源型的县域经济,矿产资源是整个县域经济的支柱,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是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发展中,是否具有民生政治的理念,可能会对当地社会、经济、人民的生活、生态环境等等产生巨大的反差,有之则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而无之,有可能造成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与流失,公共财政的流失,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等等。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山西省沁源县,这个煤炭资源大县在2001年前后,由于治理理念的不同而造成的前后两个巨大的反差来探讨资源型县域治理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