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具有典型挤压织构的AZ31挤压棒材和具有很强基面织构的商用AZ31热轧板材,设计了七类不同初始取向的样品,取其压缩轴分别与挤压方向(ED)平行和垂直,与板材的法向(ND)成0°、30°、45°、60°和90°。在不同的变形条件下(温度、应变速率)进行准静态单轴、平面应变压缩及动态塑性压缩(DPD),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定量表征变形前后样品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变的规律,结合晶体塑性模拟,详细分析了初始取向及变形条件对AZ31镁合金屈服行为、加工硬化行为和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系统研究镁合金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利用改进的Taylor模型(ACM)模拟计算AZ31镁合金不同温度下各滑移和孪生系统的CRSS值;利用改进的EBSD取向重构图研究由位错滑移引起的晶粒内部旋转分裂行为。②初始取向对流变应力行为的影响与温度密切相关。低温下,初始取向影响孪生和滑移的竞争和协调,从而引起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随着温度升高(250℃以上),孪生不易激活,初始取向影响减弱,流变应力各向异性逐渐消失。通过计算得到0°、30°、45°、60°和90°样品的热变形激活能分别为:146.71KJ/mol、141.88KJ/mol、127.56KJ/mol、137.62KJ/mol和151.37KJ/mol,45°样品的形变激活能最低,这是由于45°样品的初始取向最有利于基面滑移。③初始取向影响变形后样品的宏观形貌。不同初始取向的圆柱样品在不同温度下变形,样品宏观形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即压缩面呈椭圆状,有明显的长径和短径方向,长径比的排序为:0°<30°<90°<45°<60°。④初始取向对屈服行为及加工硬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初始取向不同,室温下力学性能表现出强烈各向异性,加工硬化行为也呈现出不同特征。研究发现少量初始取向发生{10(?)2}拉伸孪生,即可造成明显的屈服行为发生。加工硬化率曲线第二阶段主要是由{10(?)2}孪生引起的织构强化贡献,这个阶段的应变量长度取决于发生的拉伸孪晶数量。⑤Schmid定律可以解释大部分{10(?)2}拉伸孪生变体选择规律,即孪生Schmid因子最大的孪生变体优先发生,从孪生应变张量分析上看,能较好协调沿受力方向应变的变体优先发生。但Schmid定律无法解释所有晶粒中的孪生行为,需要结合晶粒内部的应力状态综合判断。⑥对0°和90°样品,进行室温动态塑性变形(DPD),研究发现DPD促进孪生发生,对于0°样品,DPD变形时,观察到{10(?)1},{10(?)2}以及{10(?)1}-{10(?)2}等孪晶发生,且{10(?)1}-{10(?)2}二次压缩孪生比{10ˉ12}拉伸孪生更严格符合Schmid因子规律;而在慢速下则无明显的孪生行为。对于90°样品,不管是慢速变形还是DPD变形,{10ˉ12}拉伸孪生都是主要的孪生类型,而且拉伸孪生变体选择机制对应变速率不敏感,大都符合Schmid因子规律。但应变速率对拉伸孪生形核和长大之间的竞争有明显影响。DPD下促进孪晶形核,慢速下则有利于孪晶片层生长。此外,在DPD条件下,个别晶粒内部可同时观察到多种孪晶类型共存,包括{10(?)1},{10(?)2}以及{10(?)1}-{10(?)2}二次压缩孪晶。⑦初始取向通过影响变形机制,从而影响动态再结晶进程。350℃下90°样品在变形初始阶段由于柱面滑移大量启动,减弱了应力集中程度,推迟了流变应力峰值的出现,从而延缓了动态再结晶发生的进程。⑧应变速率通过影响滑移和孪生的启动来影响动态再结晶机制。0°样品250℃下变形,在应变速率0.001-0.01s-1内,表现出连续动态再结晶、非连续动态再结晶和旋转动态再结晶的特征,在应变速率为1s-1时,表现出旋转动态再结晶和孪生诱发动态再结晶机制的特征;当应变速率达到5s-1时,则表现出孪生诱发动态再结晶机制的特征。⑨在变形过程中,由于滑移所引起的晶粒内局部区域的旋转分裂,导致晶内变形带的形成,这些变形带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即与晶粒的{0001}面垂直,但与外力轴方向无关。在高温下,可分割细化晶粒,促进连续动态再结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