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始的鲁迅民族劣根性批判而至1980年代的大陆文化寻根,根是20世纪乃至现在国人最为困扰的精神命题。其间,台湾寻根文学(1940-70年代)与大陆寻根文学(1980年代)前后相继,构成了一个观照民族生存与民族文化现代运演的独特视域。不管是台湾寻根文学的三度勃兴还是大陆寻根文学的兴起,其历史激发力都与整个二十世纪最重大的民族生存事件联系在一起,从西方列强入侵到国共之战再到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无不最强烈地促使国人对自己的生存重新做出定位,而且这不是简单的利益取舍,而是对自己人生形态的重新确证。因此,根的寻找与重塑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最核心的部位,寻根文学实则是“立人”与“立国”的文化主线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嬗演,旨归于民族的现代性塑造。故而,大陆与台湾寻根文学比较研究可以在相互参照中以文学为镜观照民族文化心理的现代性建构,观照中华民族乃至中国文学自身近现代以来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架构中的独特存在。立足于此,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确立本文的研究定位。一是通过美国与拉美寻根文学的探视,为本文研究获取一个远距离的研究参照系。二是反思大陆寻根文学研究,确立本文研究的关注点与价值点。三是界定台湾寻根文学,在文学史中梳理出台湾寻根文学的三度勃兴及其历史动因、主要内涵与价值取向。四是在上述三个方面观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即:将这两个独特的文学存在作为互相参照与共构的体系,探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于民族文化现代转型的独特担当。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立身民族现代转型的大历史时空背景之中,驻足传统与现代之间,台湾寻根文学与大陆寻根文学切中的乃是人之存在的最本源问题,即:“我是谁?”的民族自我身份认证问题,再现出二十世纪民族生存最本源的精神痛苦与焦虑。本文认为,大陆与台湾寻根文学实则切中的乃是中国自近现代以来在世界现代化大格局中重新认证民族身份这一最根本的问题。而当一个民族需要自我认证的时候,这意味着它遭遇到了最本源的文化危机,即:根的焦虑、惶惑与迷失。二者互补性地呈示出了这一民族现代转型的最本源文化危机。具体地说,大陆寻根文学深蕴着“丑陋的中国人”的劣根焦虑,台湾寻根文学深蕴着“亚细亚孤儿”的失根惶惑,而二者又同归于生命之根的现代迷失。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在失根的惶惑与现代的迷失双重夹击之下,大陆与台湾寻根文学对于“我从哪里来?”的探寻,而这对于现代转型中精神还不足以自创自立的民族而言是更为可靠的现实应对。具体地说,一方面在现代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不能再像两千多年来的民族生存那样使个体产生安身立命的意义感;另一方面异质的西方文化还没有内化成个体生存理所当然的意义源。在这样的时代格局之中,大陆与台湾寻根文学显示出三个寻根维度:一是寻向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主流文化,试图寻找人之初的根性。二是探寻民族传统文化在世俗生存中到底具有怎样独特的超越品格,一种从“活着”这一基点不断趋向“超越”这一基点的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源性存在。其间,显示出道禅作为中国式超越对于世俗生存的人文关怀,作为民族独特的心性文化以一种静忍的面目使人在现实困境与琐凡的日常生存之中获得一种超越性的定力,一种区别于外在政治意识形态标签的人的内在精神本源性超越。三是试图确证民族历史文化底层的生命原力,一种在历史的长河中未被湮灭的生命本来力量。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在传统母体文化的根性追寻中,台湾寻根文学凸显出了寻根者一种渴求母体自足的文化弃儿身份,大陆寻根文学凸显出了寻根者一种内隐的文化自恨的溺儿身份。而正是这种不同的弃儿与溺儿社会、文化身份凸显出了二者相异的生命与文化图景,进而互补性地为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展示出一种独特的召示性。具体地说,台湾寻根文学展示出个体生存民族根性与民族母体不能够相合相依的弃儿状态,两难而尴尬的生存现实更凸显出弃儿对回归母体自足的渴求,凸显出传统母体文化那种维系民族生存本有的自足部位的可贵,因为惟有这一部位的存在才能凸显出个体在世生存的本有身份,又能藉此创生出现代前行的自我精神力量。大陆寻根文学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实则依然是对五四新文学的一种文化心理延续,隐伏着一种溺儿弃母的文化自恨与弃母而求新生的历史主义文化心态。创作主体强烈的现代个体意识与批判眼光祛除了台湾寻根文学那种寻求回归母体的自足与温慰,这时对于根的寻找既是对母体的回归更是对于母体的蜕脱,一种与现代世界接轨进而在精神与物质上同步的企盼。第五部分主要论述台湾寻根文学与大陆寻根文学互补性的民族文化现代重建。具体地说,台湾寻根文学显示出台湾人立身文化弃儿身份,面对“西化”(现代化)取向于民族本土化的坚守,试图寻找本民族超越时空的情感纽带与意义符号以寻寄自身与确证存在,因为竣迫而特殊的现实生存情势使台湾人更为强烈地意识到文化本土化之于个体自身存在的重要性。但是,这种本土化绝不是回到传统文化重土安迁的封闭状态,也不是远离时代历史的自说自话,而是以文化母体为孵育场,以现代为取向,化异质为新质的民族文化重建。大陆寻根文学显示出大陆人立身文化溺儿身份,面对民族文化中人性因袭之重取向于民族现代化的蜕脱,试图在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之中将民族文化向现代运演提升,以期与世界性接轨与同步,故而鲜有台湾寻根文学那样对于外国经济和文化支配性影响的批判,也鲜有台湾寻根文学那样对于现代化之于生命侵蚀的文化反思,其回归传统的目的是为了民族发展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是为了民族现代振兴而做出新的文化选择,显示出一种台湾寻根文学所没有的历史主义态度。因此,大陆寻根文学回归传统的目的并不是像台湾寻根文学那样确证本土性,而是为了实现传统在新的历史阶段的蜕脱;所要寻找的也并不是台湾寻根文学所诉求的中华民族之为中华民族的特质,而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大势之中能否跟上现代步伐的根性可能。因此,台湾与大陆寻根文学虽然都有着返回传统母体的表象,但是二者的主要指向是迥异的,前者寻找根性母体是为了批判外国经济和文化的支配性影响,唤起中国的、民族主义的、自立自强的精神,而后者寻找根性母体恰恰是为了实现与这一母体的蜕脱,在与世界的接轨之中走向民族的现代新生。台湾寻根文学集中显示出在现代化总体性趋势之中文化本土化的必不可少,大陆寻根文学深层显示出在与传统惯性的蜕脱之中文化现代化的时代需求。二者前后相继互补性地折射出20世纪传统与现代冲突与融合及由此引起中国文化嬗变的中国历史文化运行主线,呈示出民族文化现代转型的两翼——本土化与现代化。第六部分主要论述台湾寻根文学与大陆寻根文学的艺术形态。具体地说,二者在总体艺术格局上虽然都取向于土地书写,但是艺术形态与内质又是不同的。在总体艺术表征上,台湾寻根文学弥漫着“化不开的乡愁”,显示出青花瓷般的中国古典艺术的现代复活,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性内化,显示出温润而精致的古典艺术的总体性取向与艺术特质,这也是台湾寻根文学最动人的艺术感染力与文化向心力。于此,满怀漂泊感的“弃儿”、“孤儿”获得了一种回归母体的文化自足。在世界总体性现代转型的大趋势之中,复活这种温润而精致的古典艺术并不是机械地去仿写唐诗宋词,而是在内在艺术特质上复活那种民族文化所永恒具有慰藉心灵的温润磁性和与之相应具有温情色彩的精致文化传统。同是取向于土地的语言艺术,大陆寻根文学却没有那种化不开的乡愁,也没有在艺术形态上走向温润而精致的古典艺术,而是走向封闭、原始、落后的“原乡”书写,聚焦于那方原乡土地的民间秘史,一种正邪纠结、善恶难辨、藏污纳垢而又蕴含着人性张力的民间生活形态,显示出以区别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姿态与还原历史真实的民间愿望,并由此深入到人性与欲望的洞穴,试图恢复人性在正史大幕之下的本来面目,凸显出更能表现民族灵魂深处的充满张力的现代艺术。在艺术企图上,台湾寻根文学试图借助这种温润精致的古典艺术获取民族文化之于恶性西化的文化反拨力与抗衡力,实现民族文化在恶性西化境遇里的自立与自信,而大陆寻根文学作家则试图借助原乡书写的现代艺术使中国文学摆脱对政治的长期依附,并借助民族文化走向现代的大势融入世界文学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