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残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孤”与“残”的自身条件限制,社会地位和处境也无法依靠自身的努力得到改变,因此亟需社会更多地关注和爱护;随着孤残儿童在福利院内集中养育方式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已经开始尝试新的孤残儿童养育方式,1992年和1997年北京、上海分别试行了家庭寄养模式,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家庭寄养被认为是孤残儿童照料的最佳模式,目前全国90%的省份都实施了家庭寄养。本文正是基于这些背景,分析政府主导下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的相关问题。文章研究思路是在查阅文献资料和建立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选取四川省H福利院和其家庭寄养的实施基地大邑县A村为实践调查对象,采取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围绕家庭寄养对各参与主体的影响分析家庭寄养的实际效果,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家庭寄养相关经验,提出解决对策。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及文献综述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家庭寄养模式的理论探讨,界定文中核心概念的内涵,同时分析家庭寄养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第三部分以H福利院为例,调查分析福利院的基本概况及其家庭寄养的管理制度和具体流程等,从中分析他们的寄养认知和监护人职责履行,为后续探讨分析寄养效果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以寄养家庭和孤残儿童为重心,在深度访谈和实际观察的基础上,从孤残儿童、福利院、家庭及政府等角度分析家庭寄养的实际效果,并指出政府、福利院及家庭等在家庭寄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五部分是在分析出家庭寄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基础上,从政府、福利院及家庭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实地访谈和观察,将寄养在家庭的儿童与在机构内集中养育对比分析发现,寄养在家庭的儿童在生存环境、生活技能、学校教育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条件和能力要优于集中养育的儿童,家庭寄养有利于提供其整体能力;同时发现家庭寄养也面临如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资金及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为实施家庭寄养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