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数字化印模与传统种植印模制作的修复体口内试戴临床效果、患者对两种印模技术的主观接受程度。2.对比分析数字化种植印模与传统种植印模复制模型的精度。3.比较3D打印牙科模型与传统牙科石膏模型的精度。 材料和方法:1.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来我院种植科要求单颗后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0例。分别为这10名患者进行3Shape Trios口内数字化印模和传统硅橡胶闭窗式印模。在两组印模结束后,给每一位患者发一份自制的视觉模拟评价表(VAS)让其填写,通过患者的主观评价来比较患者对两组印模技术的满意度及接受度。接下来为这10例患者分别使用数字化印模及传统印模制作两副纵向螺丝固位的最终修复体。在每一位患者试戴最终修复体的过程中,分别为每一位患者记录修复体试戴过程中咬合面及邻接点的调改次数,并将两组数据输入到SPSS24.0统计学软件内,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统计学结果进行分析,通过临床修复体调改次数,对比两组印模技术制作的最终修复体的精度及舒适度,即通过间接方式对比两组印模精度。2.选用标准的树脂牙科模型,模拟患者口内实际种植情况,制作5组种植模型,一组为单颗后牙缺失的种植,其他四组分别为单侧多牙缺失、跨牙弓牙列缺损、无牙牙颌、以及植体间成角度植入的种植模型。为每组种植模型分别采用数字化口内扫描和硅橡胶两种印模方式;数字化口内扫描获得的数据通过专业软件将原有的3OXZ格式转换成STL格式并保存;制取的硅橡胶印模送往技工室翻制石膏模型,模型扫描仪进行扫描获得石膏模型数据,STL格式输出并保存。为方便评估两组印模方式所得数据哪种最接近原种植模型,将原种植模型置于模型扫描仪扫描,所得数据STL格式输出并保存,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两种印模方式所得数据做为实验组。实验组数据分与对照组数据在Geomagic qualify2014软件中匹配,测量每组模型虚拟对齐后扫描杆斜面的偏差;观察两组印模的模型数据拟合后色差图谱的分布;比较两组印模的模型数据与参考模型拟合后软件自动生成的偏差分布图;利用软件的2D比较功能测量模型拟合后的扫描杆的冠状面、矢状面、横截面的偏差,测量后为每组模型的二维截面偏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模型的测量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选取单颗后牙种植修复患者,每位患者分别采用数字化口内印模与传统硅橡胶印模,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数字化口内印模的实体牙科模型,数显游标卡尺测量比较3D打印牙科模型与石膏牙科模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制作散点图;通过口外扫描仓对石膏模型和3D打印模型进行扫描,获两组模型的STL表面数据,以石膏模型作为金标准,将两组模型数据输入到Geomgic Control内,进行拟合,观察两组模型数据表面尺寸的差异。 结果:1.两组修复体的咬合调改次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修复体邻接点的调改次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邻接点的调改次数整体趋势是传统印模高于数字化印模。患者对印模方式满意度的主观判断,所有患者的满意度均倾向于数字化印模。2.五组实验的扫描杆斜面偏差中,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印模的扫描杆斜面偏差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色差图谱,数字化印模扫描杆顶端的数据略高于参考模型;偏差分布,跨牙弓种植传统印模的模型整体偏差优于数字化印模,单颗后牙和连续多牙种植的模型整体偏差,数字化印模优于传统印模;2D偏差,五组数据的数字化印模与传统印模的模型冠状面、矢状面、咬合面的偏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3D打印牙科模型与石膏牙科模型的测量结果为,3D打印牙科模型略小于石膏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模型的3D数据拟合结果显示,数字化3D打印模型尺寸略低于传统石膏模型,也同样证明了3D打印模型的尺寸小于石膏模型。 结论:1.数字化印模制作的修复体精度高于传统印模;使用数字化印模进行种植修复的操作,患者满意度更高。2.数字化印模对植体三维位置的复制与传统印模精度相当;但是数字化印模模型的扫描杆高度高于传统印模;模型的整体偏差,数字化印模在跨牙弓种植印模的精度不如传统的硅橡胶印模,扫描精度随着扫描杆及扫描跨度的增加而增加。3.3D打印牙科模型的整体体积略小于石膏模型,其原因可能与数据库的整合及打印材料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