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分工模式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和产品内生产工序分工逐步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通过承接发达国家转移产业迅速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实现国内经济30多年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却没有实现同步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甚至在某些行业存在技术空白,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地位不相符。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中国制造业行业更多扮演供应链下游低附加值角色,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如果不进行创新跨越,极有可能陷入“低端锁定”窘境。因此,通过何种路径促使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进而实现制造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文章通过以下思路寻找和验证实现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最佳路径:首先,依据R&D强度差异对中国制造业行业进行划分,构建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内在发展动能指标(研发投入、研发成果和研发效率)、外在竞争力分析指标(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和《财富》世界500强名单)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生产技术水平进行分析,确定制造业分行业实际生产技术内在持续发展动能和外在全球综合地位;其次,梳理中国制造业目前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路径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促进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技术升级路线,结合资本、时间、风险和实际操作难度等限制因素,确定跨国并购是促进中国制造业实现技术升级的有效路径以及跨国并购如何通过直接传导机制和间接传导机制实现制造业技术升级;再之,对Zephyr项下(BVD数据库)统计的2002-2015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14003项跨国并购案例进行筛选和计算处理,并按照OECD贸易增加值Tiva数据库制造业分类标准对跨国并购制造业微观数据整合为分行业数据。结合行业信息控制变量,构建以跨国并购方式实现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分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总体实证分析和分样本稳健性检验;最后,针对中国目前跨国并购经济活动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以上步骤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总体表现为内在发展动能不足,外在竞争力变弱,全球综合地位靠后。其中,S2、S5和S7类别下行业GVC地位指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S1、S3、S4、S6和S8类别下行业GVC地位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制造业技术升级问题迫在眉睫;(2)跨国并购是考虑中国当下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操作成效等因素下实现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的有效路径之一;(3)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实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即生产技术的提升,与国内近几年掀起的跨国并购浪潮相呼应,间接证明跨国并购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实现各行业技术升级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