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参与具有便捷性、广泛性、高效性、互动性的特点,跨越了信息交流的时空界限。有利于拓宽参与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同时,在目前中国公民参与机制尚不健全、参与机会较少的情况下,网络参与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但在网络参与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其中,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泛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网络参与的过程中,无意义的相互攻击、谩骂现象十分严重。研究网络群体极化行为,找出其形成机制,引导网络走向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推进网络民主化进程,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通过对“丁香小慧”事件、“林松岭”事件、“中华女”事件三个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且群体极化现象严重的个体事件的观察研究,系统的分析了三个事件中群体极化现象的整个过程。发现了网络个体性事件群体极化行为发生的四个结构性要素:网络载体、事件主体、事件特征、媒体及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的参与。并进一步研究了各结构性要素在群体极化过程中的作用,画出了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示意图。同时,研究进一步指出资源动员伴随着网络群体极化事件的整个过程,网络群体极化过程本身亦是一个资源动员的过程。网络载体、事件主体、事件特征、媒体及政府四个结构性要素,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资源动员,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其中,网络载体为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场所;事件主体包括利益双方、网托及公关公司、普通网民三个部分。利益双方是事件的主动发起者、网托和公关公司是事件的诱导者、普通网民是参与者、盲从者、主导者;为争取更多的支持,事件的特征容易被扩大化;而媒体和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则在事件中扮演着引导和仲裁的角色。